天气加载中...

金秋味甜岩口柿

添加时间:2017-12-31 16:48:06 来源: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撰稿:丁华 浏览: 收藏本文

  岩口之柿,以九龙山山脚下的大观、岩口、塘头出产者最为驰名。

  九龙山山下大观、岩口、塘头等地的柿子,除了果大、味甜、品种多等特点外,最大的不同就是柿子红熟了,它的蒂仍然是青绿色的。旧时九龙山当地人,尤其是岩口人以及梅山地域隆回同胞在中秋赏月,抑或初一、十五敬神祭祀时,非常钟爱这蒂绿果红的清甜蜜脆熟柿子。如果市场的果摊子上几个产地的红熟柿子一起摆卖,人们一眼就会把九龙山岩口镇的柿子与其他的区别出来,抢先购买。因此,九龙山柿子曾畅销宝庆和洪江、怀化等湘西地区。

  柿树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叶椭圆形或长圆形,花如钟状,黄白色;果有圆形、方形两种,未熟时青、黄色、熟后红色;柿肉里的籽扁平。柿树耐寒,耐旱,一般用嫁接法繁殖。

  隆回岩口柿子按形状分有方柿、花箩柿、红团仔柿和腰带柿。顾名思义,方柿就是柿子带扁身方形;花箩柿子和红团仔柿像雪梨一样带长圆形。花箩柿和红团仔柿的区别又在于:花箩柿底部有一圈圈像竹箩一样的花纹,而红团仔柿则没有。方柿、花箩柿和红团仔柿三种柿子一样鲜甜。岩口腰带柿,又名盖柿。以果腰痕明显、形似腰带而得名。岩口腰带柿柿果色泽美观,果皮厚韧,肉质松,纤维少,无核,味甜汁多,是一种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的果食品。腰带柿可生吃,也可制成柿饼、柿角、柿干、柿汁、柿糖、霜糖和柿蜜,还可酿酒、制醋、提取柿漆,其营养价值较高。笔者家乡隆回岩口镇塘头丁家井边现有一片柿子树林,柿子树大多有上百年历史,柿果年产两万余斤以上。

  柿子带有一种果胶,生摘下来不能像其他水果那样马上可吃,必须加工才能除去涩味。加工方法有三,一是“藏熟”,二是腌制,三是晒制。隆回岩口当地人多数习惯把方柿和腰带柿“藏熟”,让它变成熟透红的软柿,供作拜神用的奉果。因为方柿和腰带柿底部为方平形,放在供桌供盘里平稳、色靓、大红吉利。花箩柿和红团仔柿多数腌制,叫“咸柿”,也叫“水柿”。

  隆回九龙山岩口柿子按制作方法除了“藏柿”、“腌柿”以外,还可做“柿饼”等。“藏柿”,旧时岩口、大观、塘头等地的果农人家,家家都有谷仓(粮仓)和两三个巨型箱笼,每个长宽两三米、高一米多的箱笼可装两三担柿子。首先将箱笼底铺一层薄薄的棉絮或者稻谷,然后把摘下来的青涩柿子一个个整齐地排列在箱笼里,再往上一层层垒叠。垒叠到笼面再铺上一层棉被,然后在箱子里的四个角点燃几炷香,盖上箱笼盖子,“闷”它五六天,青柿子便变成黄柿子,再由黄柿子变成红柿子。这种“藏柿”叫作香火藏柿。这是岩口民间家庭式做法。后来岩口街上的供销合作社大量收购柿子加工,改为用一间屋子,堵住所有门窗,将一箩箩一筐筐的柿子层层叠好,在屋子里用炭火或电热器加温“藏柿”。柿子红熟软透,绵滑甜美,味甜汁多。

  “腌柿”有两种做法,一是用盐水泡腌,这是一般家庭少量腌制的方法,先把瓦瓮坛罐洗净,用农历七月初七挑来的七夕“七姐水”放盐拌匀,然后把青柿子放进去坛罐里泡它十天半个月左右,柿子浸掉涩味,变得生脆甘甜。另一种是供销社凉果场大量腌制,就用红砖水泥筑砌几个大水池,每个水池兑着盐水或石灰水,倒进几百斤青柿子腌泡十天半月,制好的“腌柿”就投放市场。做“柿饼”较为费劲,要用大量人力将每个柿子的皮削去,然后拿到晒场或晒谷坪,在阳光下翻晒,晒成半干湿,压扁,再晒一下,晾晒干入包装,就制作完成了。当然,后来凉果加工场改用煤炉直接烘干而成,再不用担心阴天下雨了。

  柿子含有丰富的蔗糖、葡萄糖、果糖等成分,吃起来很甜,于是有的村落还用柿子制作“柿酒”。

  柿子果和柿子叶都是宝。柿蒂、柿饼、柿叶都有药用价值。生柿有清热、解酒毒和优良的降压止血作用,对于高血压、痔疮出血和有便秘倾向者最宜食用。柿蒂能治呃忒。柿饼上所结的白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云:“柿霜色白入肺经,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新近研究发现,柿子和柿叶有降压、利水、消炎、止血作用。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最新更新

最新排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