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加载中...

岳卓如

添加时间:2018-01-10 19:48:15 来源:网络摘编 浏览: 收藏本文

  岳卓如

  岳卓如 (1876-1947)

  岳卓如,字季吴,今雀塘乡半边街人,清光绪二年(1876)七月生。

  光绪二十六年(1900),考入日本弘文学院预备科,二十九年学成回国,与李洞天、萧坤等在邵阳海家巷何氏宗祠创办崇德学堂,提倡学科学,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开邵阳近代私立学校之先河。后又集资在考棚街开设楚宝书局,作为东洋留学生及国内革命书刊的转运站,发行《革命军》、《民报》、《洞庭波》等进步书刊。

  民国元年(1912),岳卓如与贺曼真、李洞天等人创办私立循程学塾,以“公、勤、实、勇”为校训,以培养劳动化、平民化和社会打成一片的作人、作事、作文、作工、作战的新国民为教育目标,采取“教、学、作三合一”的教学方法。借北塔庵为塾址,次年迁至邵水河畔伞居庵,成立邵阳循程学塾教育实进团,岳卓如被选为团主任。学校经费由团员自捐与募捐。共得3000余串文,始建校舍。民国3年(1914),循程学塾改为循程学校,实进团改为校董会,岳卓如任校董主任。是年新校舍建成,学生增至280余人。现代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就是从该校毕业的。

  民国30年(1941),岳卓如集资开采大花塘煤矿(系今新邵县大花塘煤矿前身)。煤质好,畅销长沙、汉口等地。他曾经参与宝庆光明电灯公司的创建并任董事。

  民国33年(1944)夏,邵阳被日军占领,曾有人游说岳卓如任日军翻译,遭其严辞拒绝,并大书“誓灭日寇”四字以明志。抗日胜利后,他在家乡发起成立奖学基金会,以鼓励和资助家乡的穷苦学生学习,为扩建半边街精忠小学作出较大贡献。

  晚年精研医学,济贫施药,乡里称颂。

  民国36年(1947)正月病逝。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最新更新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