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湘军大佬曾国荃病卒于两江总督任上。慈禧用度湘淮两系时十分谨慎,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两江的位置基本都是授予湘系,这源于淮系本就是两江之地起源,怕淮系控制两江日久坐大难以控制。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发展北洋海军势力日益壮大,为了更好的钳制淮系,慈禧太后重新启用被李鸿章弹骇回新宁老家蛰居9年的湘系大佬刘坤一补授两江总督一职,以使湘淮两系保持平衡。这一年,刘坤一已经60岁。
刘坤一,字岘庄,湖南新宁县人,清廪生,随刘长佑率湘军系楚勇军出征太平军屡获战功,刘长佑升任直隶总督后,刘坤一建立新楚军,接任为湘军系楚勇的实际领导者。刘坤一恢复官职后,一如以往,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1894年,慈禧七十大寿,晋封了光绪两个嫔为妃,其中一个就是光绪宠爱的珍妃。珍嫔晋妃后,自持得宠光绪皇帝,开始参政议政,为了宫中用度,偷偷摸摸干起了卖官的勾当。其中一位曾在李鸿章淮军粮台里任过职的鲁伯阳,捐官得江苏候补道官员后,一直苦于没有实职,就花了四万两白银通过关系行贿于珍妃想出任空缺的江苏省上海道道台,(道台,正四品官,处于比巡抚低两级,比知府高一级的地方官。)珍妃便向光绪皇帝吹耳边风,极力推荐鲁伯阳出任上海道道台,理由很简单,此乃李鸿章心腹,一可拉拢李鸿章,二可培植皇帝亲信。光绪帝大悦,连连称是。正常程序下,道台这种正四品重要官员的出任,一般由吏部初选,再由军机处提出候选名单,送给皇帝选定的。但是,这一次上海道道台的出任,光绪皇帝直接挑出名单,指名要任命鲁伯阳。军机大臣们一下乱了阵脚,他们都不知道鲁伯阳这人是谁,皇帝就单指了鲁伯阳,让这些军机大臣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皇帝。见军机大臣面面相觑,光绪皇帝就说:“汝等再查之。”等到第二天,皇帝再次催问,并授意说:“鲁伯阳系江苏候补道,李鸿章曾经保过。”军机大臣们恍然大悟,是皇帝授意封官,并未经过吏部考察,只是依例问询了两江总督刘坤一有没有这个人。刘坤一也不知道自己的下属里有一个叫鲁伯阳的,更不知道皇帝要给鲁伯阳封官,便派人去查,一查果然有这个人,就如实复奏有这个人。就这样,在各级大臣莫名其妙下鲁伯阳出任了上海道道台的肥缺。
鲁伯阳上任后,便贪赃枉法变本加厉搜刮民脂民膏,想要把送的钱捞回来。这事传到了两江总督刘坤一的耳朵里。鲁伯阳系皇帝钦点的道台,又是淮系大佬李鸿章举荐的人才,后面背景深不可测,此事非同小可。为谨慎起见,刘坤一亲自到上海查证。这一查,发现鲁伯阳是个目不识丁,只懂敛财胡作非为的大贪官。刘坤一向来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痛恨贪官污吏,立即起笔疾书,连写几道奏折弹骇新任上海道道台鲁伯阳。慈禧见奏折勃然大怒,立刻罢免了鲁伯阳道台职务,把他赶到李鸿章身边差遣任用,又把皇帝叫到颐和园狠狠斥责一番。一查,竟然是珍妃背后指使。慈禧亲自审讯珍妃,痛斥她说:“他事由可宥,汝宁不知祖宗家法而黩货若此,谁实教之?”珍妃顶嘴说太后教的,慈禧大怒。把珍妃脱去衣服杖责,降为贵人,打入冷宫一年。刘坤一这一举动,不惜得罪了光绪皇帝、珍妃,还得罪了如日中天的李鸿章,但饱受贪官之苦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当地流传着一句称赞刘坤一的童谣:“贪官污吏不要欢,南京坐着一个刘青天。”
光绪二十年(1898年),戊戌变法,慈禧一心要废黜“大逆不道”的光绪皇帝,这时的刘坤一又直接上书朝廷反对废黜光绪皇帝。慈禧看了奏折勃然大怒,大骂刘坤一是个不识好歹的老糊涂。刘坤一照旧我行我素,公然上书支持变法。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不敢在奏折署名,劝刘坤一要谨慎为官,刘坤一嘲讽张之洞贪恋权贵,并自嘲:老朽之躯,为国为民,何惧之!
刘坤一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殁于两江总督任上,而他那些传奇故事至今还流传着。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