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加载中...

艺林奇葩——崀山根书

添加时间:2017-10-03 08:24:35 来源:乡村那些事 浏览: 收藏本文
艺林奇葩——崀山根书

  在风光旖旎的世界自然遗产崀山脚下新宁县城的北大门,有一个小巧精致的店铺,门额上是四个古朴的篆体——与木石居。左旁一座别致的假山,假山上兰草翠竹,下面是一口因势随形而造的水池,泉水从石峰间滴下,散珠碎玉般叮咚有声……

  出于好奇,我想去这个别具一格的小店看一看。店主人见有客人来了,连忙把我让进店内。我粗略一看,店内到处摆放着木雕的茶几,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原来这是一家木雕书法作品出售店。

  映入我眼帘的第一幅书法作品是悬挂于店正中的“崀山根书”四个似草非草的大字,走近一看,那字却不是用翰墨书就。正在我疑虑之时,店主人刘先生向我介绍了起来。

艺林奇葩——崀山根书

  原来,这些书法作品都是以一种特殊的技艺制作出来的,那字体的笔画和造型,都是根据树根的形状而选择,所以,这种书法就被叫做“根书”。

  关于根书的来源,它的第三代传人刘李林先生与我说了一个神奇的传说:

  清朝末期,刘先生曾祖刘存元老秀才从武冈迁往高桥镇东湾村,在新房快要落成之际,刘公存元晚上梦见一位学友在上梁那天送来一匾,上面用红绸盖着,刘公翻开一看,顿时赞叹不已。原来是用树根做的一幅“紫微高照”匾额——惊醒时才发现是梦。刘公思绪万千,随即灵感激发,第二天便上山寻根取材。整整挖了三天,根材具备,并按梦中学友赠送的字样,拼出了惊世匾额——紫微高照。上梁那天把匾高挂在中堂標上,顿时华堂生辉,众亲友都赞叹不已:奇人、奇事、奇字。就这样,第一幅“崀山根书”诞生了。

  经过百多年几代人的继承和发扬到今天,崀山根书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于世人面前。本着“七分自然,三分想象”的创作原则,崀山根书将自然的笨拙与人工艺术融为一体,或飘逸、或遒劲,或灵动、或古朴,或奔放、或隽永,或厚重、或小巧。因为自然树根的唯一性,每一幅作品都以其独特的书法形式表现着不可模仿和复制的艺术价值。

  店里陈设着一副被称为镇店之宝的根书作品——禅。据刘先生介绍说,那全是用长在崀山经霜历雪近百年后的杜鹃树根制作而成的。仔细观察这个“禅”字,苍劲浑厚,犹如一个饱经沧桑、洞察世事而物我两忘的高僧。站在字前,人于不知不觉之间心静空明,淡定而从容中,顿生超然物外之感……我并非佛家弟子,而在这个“禅”字下,感悟着禅机禅缘,犹豫着出世入世的玄妙,不禁双掌合十,虔诚地对着它膜拜下去。

  但我总觉得这个字不该悬挂于此,如果置之于僧佛名刹圣地,那应该能给与多少僧侣以修炼的功力啊!

艺林奇葩——崀山根书

  我又来到悬挂着一个“寿”字的墙下,那刚劲的力道我感觉是任何狼毫都难以表现出的。那树根本身就承载着岁月的沧桑,而经过艺术加工后的根书,在显示书法张力的同时,更表现着一种孝德文化的蕴涵与继承。我在叹为观止的同时,后悔于父母近年的逢十寿诞并非其时,否者我一定要把这个“寿”字作为祝寿的礼物。

  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店内其他的作品多以讴歌美丽的崀山山水为主。如“将军吟”、“丹霞之魂,国之瑰宝”、“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等等,无不表现出主人对根书艺术的炽热追求和对美丽家乡的挚爱之情!

  根书的制作非常复杂,要经过选材、洗剪、裁选、打磨、抛光、高温烘烤消毒、上漆、装裱等诸多工序。而最为关键的在于裁选上,一棵树根平凡普通的树根,到底适合哪个字的造型,全在于根书艺术家的慧眼独具,于自然和想象中加以创新——这正应了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与木石居的主人,就是一双发现美的慧眼,把自然的美,通过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把美丽呈现在世人面前!

  因为材料和制作的独特性,美观大方根书不同于翰墨写就的书法作品,具备收藏和悬挂的长久性,方便观赏和品味。又因为它的立体感,每一副根书作品都能给人以唯美遐想的空间……

艺林奇葩——崀山根书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最新更新

最新排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