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尹建国 戴勤 陆益平 通讯员 欧阳国江
开放广引天下客,八方宾朋聚邵阳。12月17日,随着家乡的一声召唤,来自全球各地的600多名专家、学者、邵商代表齐聚邵阳,共商发展大计,助力家乡建设。
12月18日,第三届邵商大会在邵阳市拉开帷幕。本届邵商大会以“开放崛起、产业兴邵”为主题,集邵商大会、经贸洽谈、客商座谈、学术研讨、专题招商于一体,为客商搭建起合作交流、促进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汇聚邵商力量,共建美好家园。在邵阳市广大干部群众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之际,为了让天下邵商同聚,再引乡贤“凤凰还巢”,邵阳市委、市政府发出做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筹备举办第三届邵商大会意义重大。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商。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经商兴业的邵商超过100万人,邵商在全国建立了46家异地商会,掌握着约2.6万亿元财富。邵商,无疑是邵阳市重要的资源,是加快推进该市“二中心一枢纽”战略进程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立足“新坐标”,放大新优势,谋求新发展,迈上新征程,天下邵商,有您们,邵阳发展更有力量!
在本届邵商大会上,邵阳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了一批“产业招商特别贡献奖”和“兴邵贡献奖”,中南大学博导、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贺龙廷荣获“产业招商特别贡献奖”;北京市邵阳企业商会等20个商会和拓浦精工智能制造(邵阳)分公司董事长王斌等40名客商荣获“兴邵贡献奖”。
对于闯荡天下的邵商来说,这次邵商大会更是一次思想盛宴。浓浓的乡音吐露着归根的心声,火热的发展激励着邵商创业的激情。今日的邵阳,彰显出史无前例的发展潜力,为广大邵商提供了创新创业发展、再创事业辉煌的广阔舞台。
【筑巢引凤】
今日邵阳日新月异充满活力
资水河畔,宝庆古城焕新颜。创业沃土,邵商返乡竞风流。
去年,邵阳市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今年起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治安和谐稳定,彻底与往日的“脏乱差”挥手告别,一张古韵流传、纯净秀美的新邵阳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和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全省实施绩效考核5年来,邵阳是全省唯一连续5年被评为先进的市;实施全面小康考核3年来,邵阳是唯一连续3年获得全省“经济发展奖”的市。
近几年,邵阳市建成和争取了沪昆高铁、怀邵衡铁路、呼南高铁客专、娄邵铁路扩改、武靖高速、白新高速、武冈机场,进一步完善了邵阳大交通格局。邵阳已从“高速时代”迈向“高铁和航空时代”,实现了县县通高速。
未来几年,邵阳市还将努力加密交通网络,建设以沪昆、呼南、怀邵衡等为基础的“三纵三横二连”快速铁路网络,以沪昆、二广、呼北等为基础的“三纵三横二连”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开建城际轻轨、旅游轻轨、高铁与机场连线轻轨以及邵阳南站综合枢纽,建成“无缝对接、零距离换乘、铁公机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更好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打通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经络”。
今年,邵阳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振兴实体产业作为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的关键因素,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要抓手,坚持全面创新,破除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精准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坚持开放带动,利用交通区位条件和邵商人文优势,积极参与对外招商合作,将邵阳打造成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主阵地和湘商创新创业的聚集区。
该市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加快推进产业发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迎老乡回家乡创业发展等系列优惠政策,全力振兴实体经济。先后对接了中国电子、中粮集团、华大基因、桑德集团、蒙牛集团等26个500强实体企业,引进了小米电饭煲系列智能家电制造、中电彩虹特种玻璃、湘电集团电器设备生产、桑德集团环保设备生产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展望未来,邵阳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特别是今年7月,省委书记杜家毫在邵阳考察调研时指出,邵阳是湖南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带,是长株潭、湘南、环洞庭湖、大湘西四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从更广视野、更高层次提升了邵阳发展的定位,重构了邵阳在全省战略布局中的“坐标”。
邵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在第三届邵商大会致辞中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立足“新坐标”,放大新优势,谋求新发展,迈上新征程,邵阳既彰显出史无前例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又为广大邵商提供了创新创业发展、再创事业辉煌的广阔舞台。邵阳市真诚欢迎广大邵商心系邵阳发展,把更多更优质的项目建在邵阳,把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引回邵阳,把更多更先进的技术带到邵阳,努力在合作共赢、回报家乡的同时,创造新业绩,建功新时代。市委、市政府一定始终坚持重商亲商安商富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不遗余力地支持广大邵商创新创业发展,努力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
大门打开,活力迸发。沿邵阳大道一路东行,沿途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忙碌不停,已投产的企业生产红红火火,新建的厂房完美呈现,道路两旁,各种大型机械紧张作业,机车轰鸣,到处都是大开发、大生产的火热场面。一处处重点项目火热的建设现场,汇聚成该市加快发展的浩荡之势。
【邵商力量】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商
邵商的骨子里,似乎天生就有一种精神叫开疆拓土: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商;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有邵商在开拓市场。
100多万邵商,以邵阳为起点,走出去,从卖小商品起步、从销小电器起家,一分一厘地积累资本,一品一件地开拓市场,邵商足迹遍布全中国;100多万邵商更是将“宝庆”的印记,烙在了世界各地……
邵商,是时代的骄子,邵阳的骄傲。目前,邵阳市在外经商的有100万人建立异地商会46个,可谓“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阳人、哪里有邵阳人哪里就有市场”。新世纪以来,邵商走出国门,足迹遍及五大洲,仅在东盟地区就有10万大军。
10年前,邵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在全省率先提出“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响亮口号,广大邵商怀揣着对家乡炽热的深情闻风而动,纷纷回家乡创业兴业。
“我从1995年开始回家乡投资,我很欣喜地看到家乡的投资环境越来越优越,政府部门办事效率越来越高,亲商爱商的氛围越来越浓了。”12月11日,中国500强企业大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傅胜龙发自肺腑地说道,“我在家乡的投资已经突破50亿元,未来几年我会加大对家乡的投资,三年内我在邵阳的投资累计将超过100亿元。”
近几年,邵阳市像傅胜龙这样的知名邵商纷纷回流,全球46个邵阳(宝庆)商会,一拨又一拨邵商,陆续回到家乡,他们奏响了回报家乡的主旋律。
众多邵商坦言,吸引他们回乡的背后,是邵阳市投资兴业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是各级干部优质的服务,是该市上下对邵商的厚爱。
早年旅居泰国的泰国中国湖南商会会长刘纯鹰看到家乡良好的投资环境后,毅然回乡创业。经常在泰国、中国两边飞来飞去的他时常在邵东处理公司事务后,又匆匆赶往长沙开会、再去泰国联系客商。自几年前回到家乡邵东投资10亿余元建设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以来,打“飞的”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一个月回来一次,不算多;一次呆上10来天,不算长。毕竟,邵东是我的家乡,邵东更有我的事业。”
郑州邵阳商会会长、金砖谷总经理蒋震宇,是几年前被政府“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诚意吸引回来的。已经在邵阳投资创办箱包服饰产业园区,着力在家乡打造中国中部快时尚产业城的他告诉记者:“现在政府部门都是主动上门服务,就像个贴心的管家一样,很多事情都主动帮我们搞好了。”
真心诚意的行动,真金白银的支持,也得到了世界产业巨头的青睐,亚洲鞋王蒋至刚控股的九兴控股等邵商投资的大型企业,纷纷落户邵阳。近年来中国企业500强彩虹集团、全国首家民营通讯巨头分享集团先后来到邵阳,讯源电子、德奥通用航空、台湾统一企业、台湾合隆、富电绿能科技、桑德集团等行业翘楚也竞相抢滩邵阳。这些来邵阳投资的知名企业很多是邵商创办、参股或者通过邵商引进来的。
正因为政府部门各级领导亲商爱商,全球邵商回家乡创业的热潮奔涌不息。据统计,首届邵商大会以来,邵商回乡投资项目600多个,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占邵阳招商引资总额的76%以上。
湖南小快智造电子科技、邵阳市智能制造产业小镇、富电邵阳产业园、桑德(邵阳)产业园、亚洲富士电梯、湘中汇商硅谷、德沃普、福鸿工艺、昌冠隆、贵太太、邵阳油茶产业园、帝立德工业园、中国崀山文化旅游产业园、湘商文化旅游产业园等一大批项目都是邵商投资的,如今这一批项目已成长为引领邵阳发展的“新力量”。
这些,只是百万邵商中的杰出代表。改革开放以来,邵阳人以小博大,闯出了一个个财富传奇;邵阳人创业创新,闯出了一个邵阳以外的“邵阳人经济”;邵阳人抱团行走,闯出了一个专属邵阳人的人文品牌。邵商,他们是天下行者,是中国现代商业浪潮中最耀眼的群体之一。
关于邵商,已经有太多的赞誉;关于邵商,已经有太多的传奇在流传。今天,承载着各种赞誉的邵阳人清楚地知道,这些赞誉更多的以一种抱团的姿态活跃在了各种经济舞台。
“其实,个体邵商并没有太大的震撼力。但当一个邵阳人的背后,有成千上万的邵商进行集群,并且形成资金体系,便成为了可以操作个体不能承受的重大项目的强大力量。”湖南小快智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世军说,在外的邵阳商会是邵阳人发展市场经济的一大创举,更是邵商征战商场的利器。
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有机结合,坚持“闯天下”与“强邵阳”有机结合,集聚和激发天下邵商巨大能量,携起手来,共同打拼,就一定能够把我们的家乡邵阳建设得更加富饶幸福美好!
【创业热土】
只要回家乡一切好商量
“因为深爱着这片土地,因为自己是邵阳人,我愿为家乡的产业发展再次创业。” 被誉为“铜件大王”的广东江门邵阳商会会长刘飞兵深情的述说,道出了百万在外邵商的心声。
请邵商“回家”投资兴业,已经成为邵阳市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众人划浆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的邵阳迎来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兴业局面,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生动景象。
未来几年,邵阳市城市建设必将蓄势崛起。城镇路、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拓展和完善,城市棚户区改造、老工业区改造、新城区建设以及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文化设施、体育健身、旅游服务、商贸物流、公园绿地等民生项目和公共服务需要大量投资。根据“十三五”规划,未来五年,邵阳市将实施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同时,邵阳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其中不乏政策支持项目,蕴涵着大量商机。
邵阳市推出这么多大规模的项目尚属首次。而邵阳拿什么来吸引在外经商的邵阳人回乡投资呢?在外邵阳人又是怎样看待这些招商项目的?
邵阳日益改善的交通和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以及“二中心一枢纽”战略的稳步推进,都昭示着产业兴邵其势已成,返乡创业其时已至。前所未有的产业发展机遇、招商引资力度、回乡投资良好环境,引发了邵商“回乡潮”。
近年来,邵阳市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同时,出台了《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大幅度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在产业发展平台方面,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一核一带多点”百里工业走廊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核、带、点的发展目标、产业定位、发展路径。与此同时,该市还启动了百户企业精准帮扶、“一企一干部一专家”等专项行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环境、资金、科研等问题。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为回乡创业的邵商提供了“一站式”“保姆式”服务。
谈起家乡,广东广州商会副会长池斌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的政策环境。他表示,邵阳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邵商企业的发展,回邵创业以来,政府的优惠政策助力他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资本已是注册资本的好几倍。
“现在整个邵阳的投资发展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找领导办事,现在领导到公司来为我们办事。”泰国中国湖南商会会长刘纯鹰说,正是这种优良的投资环境,以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招得进,留得住”的惠商政策,让更多的邵商选择回家乡投资兴业。刘纯鹰介绍,目前他投资建设的邵东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内有27家箱包企业,老板都是邵阳人。他们从泰国、墨西哥和国内东莞、上海等地返乡,落户邵东抱团发展。
墨西哥湖南商会会长唐楚杰便是其中的一员,去年年初,他从墨西哥回到邵东,成为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的企业主。他的公司现有4条生产线同步作业,短短一年多来已将“邵东造”箱包源源不断地销往墨西哥、埃及、印度等国。“按照现在的良好发展态势,未来三到五年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建成5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入驻100家企业,成长为一个百亿园区将不再是梦。”刘纯鹰说,家乡良好的投资环境,让他们这些回乡创业的邵商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邵阳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及规划,建立了遍布全市各县市区的湘商产业园,高效贴心的服务解决了回乡邵商的后顾之忧。”刘飞兵说,如果单纯就他现在的产业来说,家乡确实没有适合他投资的地方,但他已经被家乡这种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亲情所感染,他愿意再次创业,从家乡的茶油等特色产业入手,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源,打造一片新的天空。“之所以愿意倾力做这一切,只是因为深爱着这片土地,只是因为自己是邵商。”刘飞兵深情地说。
为抢抓好这一承接产业转移的窗口期,汇聚邵商力量建设好新邵阳。第三届邵商大会邵阳市精心包装122个项目,向客商重点推荐,总投资1541亿元。项目涉及新型工业、农业产业化、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其中,新型工业化及湘商产业园项目,共37个,总投资634个亿。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生物医药、新型建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7大产业。致力打造湘中湘西南规模最大的百里工业中心、湘中湘西南面积最大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据邵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邵商已经成为该市独特的资源,也成为推动该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又一生力军。为更好地吸引在外邵商回乡投资创业,下一步,邵阳市将按照“亲商、安商、富商”的原则,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筑巢引凤,营造创业发展沃土,让老乡回乡发展,留得住,做得好。
“唯梓与桑,必恭敬止。对于家乡的亲人、故里的精英,我们除了崇敬,更多一份恭敬。”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事青在第三届邵商大会代表市政府郑重承诺:凡是国家、省出台的政策措施,我们都坚决落实;凡是其他省市能够提供的优惠条件,我们都能够提供,而且在服务上做到更好;凡是能带动全局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我们可以“一事一议”、“一企一策”。还是那句话:只要回家乡,一切好商量。
汇聚邵商力量,共建美好家园!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