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太 师 赐 名
罗 运 虎
古时候,有个白太师,为官清正,才学渊博,上知天文,下识地理。有一年,他奉旨巡视四川、湖南一带,见得沿途山青水秀,风光宜人,便联想到官场的混乱恶浊,顿生弃官隐居之念。一日他登上雪峰山顶,发现一对蛟龙西出峨嵋,欲借洞庭云水,顺长江而去东海。那龙云游至宝庆(今邵阳市),却被巨鳌挡住,于是折身西转,欲再返峨嵋老巢,重新修炼。这时,白太师已追至白云山(在新邵县境内),发现雌龙口露在白云山麓白云岩。他为了压住雌龙不让西归,于是典卖全部家产,在白云岩内修建庵院,塑制圣像,自己则削发为僧,以诵经礼圣为乐,从而招来了三湘四水的善男信女,一年四季,香火旺盛。从此,白太师白天观赏水光山色,晚上则静听松涛水声,倒也怡然自得。然而每至更深人静,总闻巨兽哀鸣之声,令人摧肝裂胆。白太师觉事出有因,于是又重登雪峰山顶,发现雄龙已独自先行至雪峰山南麓的谭家寨(在今司门前区金潭乡境内),方知深夜哀鸣之声,乃是雌龙求偶之意。白太师为了安抚雌龙,并从而招回雄龙,便在白云岩口的对面塑一尊雄师石像,与雌龙隔江相望。雌龙以为雄龙已回,便心安神定,哀鸣之声立止。
这时已行至潭家寨的雄龙,突然听不到后面雌龙的叫声了,知它不能西归,便又回过头来,向白云山飞腾而去,从此白云山双龙拱圣,代代香火不绝。
后来,白云山高僧——白太师率领众弟子来雪峰山考察双龙游踪,为纪念雄龙回归白云山,就将雪峰山南麓司门前一带命名为“龙回”。
寿 福 爷 赐 名
刘 清 江
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读书人遭劫的年代,有位藏书护道的饱学鸿儒名卢生,头戴方巾,身著青衫,肩背褡裢,足登芒鞋,来到巍峨的望云山隐居。他刀耕火种,衣食自给,急公好义,救危济贫。每与樵夫野老闲谈,则天文地理无所不及,文韬武略尽皆知晓。有人为他叹息:“公以钢筋铁骨之躯,经邦济世之才,倘遇明主,当享荣华富贵。“卢生笑着回答:“在山泉水冽冽清,出山泉水混混浊,仆若心萦富贵,焉能与君子同乐耶?勤劳好动享高寿,安居乐业诚洪福,人生当以寿福为上!”从此人们尊称他为寿福爷,他亦颔首应之。
有一天凌晨,寿福爷坐禅毕,便收拾行装离山,一农夫见他如此大为惊异,便抢先挑担送行。至桐木桥,对岸有骏马高八尺有余,昂首相望,竖耳长鸣,意似请寿福爷上马。寿福爷合掌致谢,连声称诵:“善哉,善哉!毋敢劳驾”!并亲这宽卸鞍,抚其鬃嘱曰:“复尔原身”!骏马一翻身化为苍龙,仰天长啸。俄顷,八龙子自天而降,与苍龙一道护送寿福爷前行。——现在桐木桥附近的天马山、天龙坳等都因此得名。
一路上,清风送爽,浮云作伴,不觉已至莨山(在今新宁县境内)。寿福爷登高反顾,只见望云山周围数百里,因走失龙神而草木失色,山野无光。念旧之情油然而生,便力促龙返归故土,并念偈曰:“怀故土,通大道;敦乡情,成正果。”群龙不舍,回旋于山蛮间,开出一片平川。其地至今称之为回龙寺。寿福爷怒斥群龙:“木本水源不可忘,咋为私情弃故乡?”责令他们赴快回去护佑家园。苍龙无奈只得率八龙子回到今大观乡的九龙山。传说今大观乡境内的回龙寺,就是为纪念龙回乡而建。
寿福爷在那农夫的陪伴下继续前行,至广西全县(今全州县),见那里山青水秀,地厚民淳,更喜地名全州,堪称圣地,就结草为禅院住了下来。寿福爷欲重谢那农夫,农夫不受,但问寿福爷为何离开望云山。寿福爷回答说:“是夕坐禅,只眼观三方,以为非福地不宜久留,今始悟忘了已坐一方,误责名山,深为歉仄!”农夫请他回旧地,寿福爷答道:“此地亦可安神养性。”农夫请留,寿福爷劝归,并说:“如今群龙回乡,故土增辉,可命名为“龙回”。且高声念偈为赠:“天下大乱,龙回无忧;天下大旱,龙回有收。”农夫拜谢登程。寿福爷捧出一个包裹,奉送给那农夫,并再三叮咛,“途中切勿启封!”农夫接过包裹,作揖而别。
那农夫抄近路,取道湘西回家。行至溆浦县龙潭,腰酸腿痛,口渴腹饥,坐在路边小憩。忽念已至家门口,且看包裹里有何好吃的东西。他解开包裹一看,竟是一包大粪,一时怒从心起,便把包裹丢在田里。谁知那包裹落田后,忽然香气四袭,金光满地,一眨眼功夫,又香消光灭。定睛一看,只见土地增油光,庄稼添绿色——世人相传,从此龙潭田肥土沃,种庄稼无需下肥,年年丰收。农夫大为惊异,深悔自己鲁莽。于是躬下身子去拾纸包,那粪已抛出,只湿纸上粘潢泥沙。他也折好珍藏于怀内,匆匆赴路回家。
抵家,众乡亲都来问讯,农夫一一具告所以,众亦为之感叹。乡亲们都说:“这是缘分,悔之何益,现群龙回乡,山水增辉,又得寿福爷赐名、封赠,你此行已受益不少。只是那包裹纸,藏之连废物却不如,不如效龙潭故事,将它洒落地上。”于是那农夫登上望云山顶,借风展纸,任其飘落。从此,隆回遍地砂金。“龙回”的美名也世代流传,无论在这一带设司置县,都以“龙回”命名。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