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黄亭市镇旧称“王亭”、“王家亭子”、“黄亭寺”。相传此地在古代就设有双马并驰的多条官道,且通水路,为邮驿要地,早在晋代就设有邮亭。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封他的第十八个儿子朱楩为岷王,世居武冈,藩镇一方,历9代225年。黄亭寺在其封地之内,所以岷王多次将封地上的邮亭修整扩建,以备迎来送往,使黄亭寺成为岷王的王家邮亭,明代中期的官榜民谍,都称黄亭寺为“王亭”或“王家亭子”。亭旁有寺,寺中供奉有明朝历代皇室宗亲的先祖牌位,并以帝皇专用的明黄主色装饰,住寺僧尼与外地度谍关文,始以“黄亭寺”之名传示。黄亭寺虽为皇家邮亭,但明代中叶以前,这里并没有形成集镇。明正德九年(1515),有一位肖姓富孀从外地来到此地。在此买下一片不毛之地 ,主修和捐修了360多间店铺,这便是黄亭市集镇的开始。因为有了集市,故黄亭寺又被称为黄亭市。对这些店铺,肖孀姑每年只象征性地收取一点房租,以维持自己的淡泊生活。肖孀姑无儿无女,当她年老体弱时,镇上的商户们,都自觉轮流供养。老人故世后,小镇每逢岁末,仍按当地中等之家的生活水平,向肖孀姑的族人赠送钱米,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初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崇祯自杀。明朝在北京的政权灭亡。明室后裔朱由榔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权,年号永历。1647年4月,永历皇帝自广西全州迁都武冈。在其后南明政权与清军的多次拉据战中,永历皇帝数次遁避到黄亭市。南明政权灭亡后,黄亭市作为王家邮亭的作用与地位不复存在,加之满清政府忌讳黄亭市曾被南明政权据为反清复明之地,驿传邮路渐被废止。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