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当你漫步隆回大桥,眺望县城鳞比栉次的高楼大厦,近看身边川流不息的车辆与熙熙攘攘的人群时,您可否记得大桥下游300米处那古朴石阶码头?是否还记得隆回大桥修建前的那段漫长而不堪回首的岁月?
没有隆回大桥前的老码头
那时候全河段全靠摆渡,虽有几条小渡船日夜穿梭,片刻不停也供不应求。每当节假日县城举办大型活动,两岸码头总是人如潮涌,拥挤不堪。等船等的心烦肚躁,挤船挤的汗冒水流。历年来有多少人失足落水丧生!碰上雨季,河水暴涨,渡船停开,要想过河不登天还难。任你心急如焚也只能望河兴叹,无可无奈何。多少年来人民一直期盼,梦寐以求修建大桥,使南北变成通途。
没有隆回大桥前的老码头
1973年张鹤寿完成了320国道隆回县段43公里沥青路面修建任务后,出席了省革委交通局在岳阳召开的交通会议,有幸接触省交通局两位领导,并提出修建隆回大桥,同时描述隆回大桥的重要性和隆回人民迫切要求,并以县计委的名义起草了书面报告,亲自交省计委交通处邱处长,邱处长是隆回大观人,表示一定支持家乡建设。
为了使省局下决心拍板,他还举例了当年白崇喜外逃时就是通过这条线逃亡广西的历史事实,说明隆回大桥的战略意义。后来省局果然把隆武路改为1865省道,把隆回的气运码头改为战略码头。为了争取修桥资金他们搭地铺在隆回驻省办事处夜宿,任凭蚊虫叮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74年7月16日省局正式向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下达了设计任务书。并派省交通勘察队十余人来隆回现场勘察钻探设计。通过几个月的钻探取样,于1975年元月绘制了隆回资江大桥综合工程桥位平面图。各项设计资料印制成册。由于冷水江市长马壮昆调任省交通厅任厅长,结果冷水江大桥先上马,隆回大桥推迟一年。
1976年夏天时任紫阳区委书记王富启陪爱人去省城看病,张鹤寿与王商量一起去省厅争取资金,因1959年测算需要120万,他此前说只要省厅拨款80万,其他可以自筹或者以工代筹。一进长沙他就找到田副厅长,田说已经安排了,包括资金60万。于是他们两个马上到省厅找马厅长拍板,马厅长亦为隆回人民的决心所感动。1976年,省厅正式下达了隆回大桥经费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同年9月15日县里成立了资江大桥工程指挥部,由县革委副主任马志贤任指挥长,王富启,张鹤寿任副指挥长。1976年10月1日在桥址南岸河滩上举行了开工典礼,隆回大桥正式破土动工。于1978年十月一日隆回大桥竣工通车。从而结束了隆回县城有河无桥的历史。大桥共用工402397个,水泥1987吨,钢材54.819吨,圆木932立方米,采片石188843立方米,石料2186立方米。为三孔双曲拱桥,桥长197米,宽14米,该桥横跨资江,北接张洞高速公路,南接上瑞高速公路,是连接邵阳、武冈、城步、新宁等市县的重要桥梁。
在此向参加修建隆回大桥的老一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是您们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隆回大桥,为隆回人民谋福祉!为后来的隆回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谢谢您们!
据记载紫阳这边桥墩下有溶洞,可想当年施工的难度!
老桥照片
封路维修
2011年7月大桥加固
工人们累了就地休息
2012年11月16日上午,由邵阳市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廖红战率领的验收小组、对隆回大桥加固改造工程进行交竣工验收。
2013年12月正式扩孔动工
2014年8月大桥南岸扩孔架设孔梁
2014年9月
2014年10月
2013年元宵
美丽的隆回大桥夜景
隆回大桥凝聚了一代代工匠们的心血,浇注了隆回人民的汗水与智慧,绘就了一副靓丽的画卷!为隆回人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来源:太医郎中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