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加载中...

车塘李氏的那些传说

添加时间:2017-12-02 08:42:14 来源: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作者:李宏军 李鹏程 浏览: 收藏本文

  隆回县周旺铺下二里的车塘铺,不仅因《望星楼通书》而名扬四海,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居住在这里的李氏人家,传承了李唐皇室的血脉。他们的始祖祖二公,是唐曹王明(李世民第十四子)第二十三代嫡裔。由于后来皇朝对李氏后裔的迫害和追杀,在李氏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也就有了天子与车塘李氏的故事。时至今日,这些传说在周旺、滩头等地还在流传。

  车塘藏天子 岩塘祭刀子

  李唐崩溃后,进入五代十国,再进入赵宋皇朝。但他们的施政,总抹不去李唐轩昂的影子。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他们变着花样对李氏后裔进行血腥镇压和屠杀,甚至捕风捉影,一心想灭绝李氏后人,以防止李唐的复兴。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一日,皇上早朝,发现有树荫遮盖金銮殿,心中顿疑有人造反,便取箭反手一射,认为箭落之处,便是造反之地,必须设法将此地杀尽灭绝。于是命臣工四处寻找。不久有人来报,该箭落在宝庆西路之车塘铺青背底(今兴隆村七八组)一楠香树上,这里正好全都是李氏人家。皇上气急败坏,立即谕旨一将军,乘过年团聚之时将李家歼灭,以绝后患。将军领武士数百,日夜兼程,赶到宝庆时正值旧历年底。经打听,只要找到檀木塘,就是李氏的居住地了,所以除夕之夜又摸黑西进,大年初一来到车塘铺。

  当时的车塘铺,山清水秀,苍翠的观山岭,四周的众多水塘,将这里装点得生机无限。车塘李家临水而居,其乐融融。其中最大的一口大水塘,名叫檀木塘,春天碧波荡漾,龙门若隐若现;冬日时节,岸上也绿柳飘扬。将军来到车塘,天刚蒙蒙亮,人们还沉浸在过年的欢乐中。待定神一看,有这么多水塘,到底哪口是檀木塘?将军决定停下队伍待命,弄清再说。将军驱马拐了几个弯,恰遇一驼背老头,拄一檀香木拐棍,跚跚行走在大路上。走近一看,只见老头银丝白须,童颜鹤发。将军立马问道:“此处可有檀木塘?”老头说:“此地没有檀木塘。”将军又策马二里有余,卒子探得此地叫岩塘(今周旺镇张家村内)。将军寻思,此地也是塘,应该是李家的大本营了,于是大开杀戒,顿时血流成河。可怜的岩塘人,除了两个外出拜年的,皆惨遭杀戮。

  据传,那个拄檀香木拐棍的老头,正是唐曹王明玄孙李皋的化身,是他在力挽狂澜,佑护李氏后人。后来车塘李氏在境内修建了多处土地庙宇供奉他。

  陡墈楠木桎木山

  杀除了一些李氏后裔,减少了执政压力,皇上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但过了一段时间,心里又寻思起来:楠香树能影遮金銮殿,肯定有紫气环绕,肯定会孕龙生凤的。于是,这棵楠香树自然成了皇上的心头大患。又派兵近百人,限期七七四十九天将树砍倒,然后拖回京城。

  领差砍伐楠香树的士兵,日夜兼程来到车塘之陡墈上,但见这里山高路陡,溪水潺潺,山腰白云缭绕,山中古树参天。而这棵楠香树更是鹤立鸡群,树干有十多人合围之大,九十九丈才发杈,一眼看不到梢。这些当兵的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树,甚为惊讶。正要砍树时,但见阴风怒号,百鸟齐鸣,他们心里早已畏寒三分。然而皇命难抗,只得硬着头皮伐树不止。奇怪的是,白天轮流砍伐,一到晚上,楠香树又自动愈合如初。转眼已过四十八天,头领才讨得一计巫术,杀狗施法,用狗血淋在要砍伐的部位上,最后才将楠香树砍倒。

  楠香树砍是砍倒了,但要拖回京城就困难了。当时最便利的就是水运,只有将树锯成数百节,拖到活水坑(今邵阳县小溪市乡活水村),才能通过船载入资江,到长江,进京城。从陡墈上到活水坑四十多里,士兵们齐心协力,一路吆喝着,过皇安寺、枫木山、广济亭,经七七四十九天才运到活水坑。眼看大功告成,然而,就在装船的时候,天空乌云密布,转眼雷鸣电闪,楠香树沉落江中。只有一节楠香木浮在水面,顺水而下,转过九十九道弯,漂流二十里达到大埠头。正在这时,江里一条鲤鱼腾空而起,将楠香木顶起三丈多高。楠香木忽地往北飞去,十里后落在一个土丘上。说来也怪,楠香木落地后即从腰间发嫩芽,继而发叶,不多久就满丘楠香,郁郁葱葱的,竟成了名副其实的楠香山。后来有人禀报皇上,皇上心想,一棵楠香树,如今变成了楠香山,或许是天意不可违。但到底还是不服气,便给此地取了个贱名“桎木山”,意欲要将此地拷起来,使其不得造反。若干年后,此地被当地人们称为“梽木山”(今邵阳县长阳铺镇梽木山村),引得今日的《新华字典》也将“梽”字专做此处地名解。

  那楠香树的树蔸,当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大都看到过,确实硕大无比。只因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山洪暴发,陡墈上崩塌了半边山,才将此树蔸掩埋了。

  断龙深坑黄狗墦

  楠香树砍了后,皇上坐在金銮殿上极目远望,眼前一片开阔。过了一段时间,心里又悚然起来:能长出参天大树的地方,肯定有孕育真龙天子的龙脉,只有斩断龙脉才能彻底免除后患。于是又命将军领兵数百,前来车塘铺寻觅。经过几番踏勘,发现此地前川秀丽,背山苍翠,两边扶风得局,确是钟灵毓秀之地。看着看着,只见一妇女背负一男孩在圆形高坡劳作,将军定睛一看,只见此孩两耳过肩,双手过膝,断定是明日天子,于是立马围剿起来。奇怪的是,妇女身负孩儿,几十人却近不得身。妇女用农具轻轻一推,立马倒下一片。多个回合过去,有人向妇女喊话,要她放下小孩,可能力气更大,更能力敌千钧。那妇女于是放下小孩迎战,但不知怎的,力气就大不如前了,一会儿就力乏了。母子俩最终被乱枪刺死。

  将军回京禀报皇上,认定这圆形高坡就是龙脉所在。于是,调来几千人马,直赴车塘铺,决意挖平此地。然而,白天有千人如火如荼地挖土,夜里却如有万人在悄无声息地填土。一个月过去了,此坡不曾减土半抔。将军讨得一计,杀黄狗九条,顺时针方向遍洒狗血,才逐渐挖成一条大坑。本来想铲平此处而后快,但看到花了这么大的气力,才断其中间一段,再挖下去,不知道还会出现什么状况。将军自认为达到挖断龙脉的目的了,就班师回京邀功了。留下的遗迹,全长大约500米,沟深参差不齐,最深的地方有三四米多高,浅的地方也有一两米。李氏族谱里记为“断龙深坑”,人们俗称“黄狗墦”。

  “黄狗墦”就在沪昆高速公路旁,两边遍种桐树,中间可以开汽车。桐树挡风遮雨,冬暖夏凉,是当时农民耕作休息的好地方。直到六十年代学大寨,开大寨田毁了大部分,修潭邵高速公路时又挖了一段,现在只保留了十几米,但经多年耕种,早已填高了许多。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最新更新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