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巍白马山西南发源了一条小溪――桐木溪。小溪一路欢歌九曲十八弯由北向南流去,随着沿途多条溪流汇入,越流越大,横穿麻塘山乡的松竹、青山、乔家村后,就流入了洞口县桐山乡九龙村,被洞口太九水库拦腰截断,形成了一个壮阔的人工湖,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每当阳光灿烂的日子,万道金光直射湖面,波光粼粼,绚丽夺目。不时有几尾鲤鱼跃出水面,企图跳跃龙门,“啪”的一声又跌入水中。百灵鸟在林间枝头婉转歌唱,好一幅大自然和谐美景图!
在水库上方的九龙村(以前叫黄湾村),矗立着一座四百多年历史的“福善亭”,也叫关圣殿,供奉着关圣帝君。关圣帝君,是老少咸知的三国名将关羽,字云长。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忠肝义胆,义薄云天;温酒斩华雄,英文雄武!因其不贪财不恋酒色,光明磊落,成了历代有志之士结盟的典范。生前死后加授皇封,累朝累代祭祀庙宇之多,已居华夏之首。洞口县桐山乡九龙村这座福善亭就是其中之一,该亭修建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九月,全为木质结构,雕龙画凤,翘角廊檐,两正两横,中间是个天井。历经四百多年风侵雨蚀,依然坚固如初。
说起该殿中间这个四合天井还有个有趣的故事。这个天井过去是块沼泽地,来殿里敬神的信士曾见过一条巨大的黄鳝,长丈余,约莫有几十斤重。一般人很难看到它真身。相传一旦有人发现,或地方有大灾大难或本人阳寿将尽,属不祥之神物。天井是从牌坊通往佛殿的必经之路,早几年,为方便行走,地方信士将此天井地面用水泥硬化了,因它是整个建筑群的低洼处,常积水,故又在其间摆了几个跳墩,人走在跳墩上,会铿锵而有节奏地发出“几咵几咵”的声音,仿佛在弹奏一首粗犷的乐曲。
过了天井,就来到正殿。楷书“福善亭”三字钢筋铁骨,入木三分,悬挂在大门正上方。大门两边有一幅对联:
三教尽皈依 正直聪明 心似日悬天上
九州隆享祀 英灵昭格 神如水在地中
进入殿内,一座青铜古钟高悬殿右的大梁上,阳刻的“国泰民安”四字,笔老墨秀,刚健质朴。木质钟锤乌光锃亮,记录着苍桑岁月。左边架着一面大鼓。举行法事或有人朝拜时,便要撞钟擂鼓,通报神灵。正上方点着一串圆锥体形状的檀香,余烟缭绕,香气氤氲。佛台上的关圣帝君,身高九尺,髯长两尺,面若红枣,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手握青龙偃月刀,刀尖直立朝上,寒光闪闪,威风凛凛。周仓、关平分列左右。佛坛左右两边分别摆着一尊香炉和一盏青灯,还摆满了鲜花和四时供果。佛台下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拜垫”(用稻草编织而成),用红布包裹着,略显陈旧。
以前,该殿正处在桐木溪去洞口的隘口,南来北往的人们都要在此歇息,向神灵作揖或许下良愿。每月的初一十五,虔诚的信徒便要聚集一起分成上下两班大声诵读经文,一班由掌坛师领唱,一班随声附和,有板有眼,鼓乐齐鸣。每唱完一章节,就要短暂休息。关圣帝君之神灵威灵显应,佑启一方黎庶,风调雨顺,气正风清。当地人巫风浓烈,敬神信教,文崇孔子,武拜关公。对关圣帝君的忠义仁勇精神顶礼莫拜!
后记:醉美九龙山,一个自然村寨,竟有两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是“福善亭”,一处是“中南殿”。还有两处自然景观待开发,一处是“黄湾温泉”,一处是“回音壁”。特别是“回音壁”很神奇,这边呼喊或唱歌,那边就有和声。太九水库游鱼如织,是优良的生态垂钓场。四方游客,慕名而来,流连忘返!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