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市古镇
寨市古镇,一个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镇。这里三国时称诸葛城,唐代为徽州首府,寨市古镇历经三国、两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和现代,其中作为县城达九百多年。
明清风貌的百年窨子屋、绵延数十里的古驿道、残存的明代古城墙……除了诉说历史沧桑的古建筑,这片神奇的土地还汇聚了浓郁的民族民俗文化:苗家的傩戏傩舞、吹木叶、对山歌、剪纸;侗家的打铜钱、逗春牛、板凳龙;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 “四八姑娘节”;黑米饭、油茶、酥饺等民间风味小吃被称为民间原生态饮食文化的“活化石”。2010 年 12 月 ,寨市古镇被评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地址:邵阳市绥宁县西南部
白沙古镇
新宁县白沙镇因境内的扶夷江畔有较大的白沙洲而得名
距县城10公里,依山伴水,交通发达。
白沙镇人杰地灵,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随明代助郑和下西洋后升任两广总督李敏、清代重臣江忠源、工农红军第八军参谋长宛旦平等名人都生或长于斯。走进这里,让你感觉它是带你“恍惚间穿越到了远久的时代”的美丽小镇。
地址:邵阳新宁县白沙镇境内
高沙古镇
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镇
历为湘西南最重要的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享有“五里长街、烟景繁华”的“小南京”美誉
高沙古商城又称高沙老街,是该镇最具代表的古迹之一,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着以“十八茅湾”为代表的成片较为完整的历史老街区,古镇传统风貌及格局富有特色和风韵,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地址:邵阳市洞口县
南 山 镇
南山镇既有北国草原的苍茫雄浑
又有江南山水的灵秀神奇
完全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色
这里地势高坑,终年低温无夏,其年平均气温仅为10℃左右,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也只有19℃,夏季白天最高气温仅28℃,晚上只有16,7℃,相当与山下邵阳,长沙地区的秋季气候,为南方地区夏季最为理想的避暑之地。著名的南山牧场就位于镇内。南山牧场可以露营和骑马,不出湖南就能在草原上策马奔驰,何等畅快!
地址: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边陲
滩头古镇
滩头的历史悠久.是中国的七十二古镇之一.古老的青石板过道.老城区房屋的飞檐,处处彰显着这个小镇的沧桑。滩头有三宝;色纸,年画,香粉纸。滩头是中国的年画之乡,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鲁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中专门花笔墨描述了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并将该画视为珍品收藏。滩头镇楠竹资源丰富,使得当地很早就有了造纸历史。散发楠竹清香的原生纸张是精彩年画的最好载体。楚地祭祀鬼神风俗盛行,给了年画早期的文化滋养。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年,滩头年画逐步形成风格:色彩浓烈,造型质朴,强烈的色彩对比,让人仿佛能凭一张年画就来到古时热热闹闹的新年。
地址:邵阳市隆回县东南部
崇木凼村
崇木凼村是花瑶族聚居地。村子的入口处,有一条羊肠小道,小道两边,高低错落的树木蔚然成林。树下,花瑶女子围坐挑绣花裙,花瑶男儿结伴吟唱呜哇山歌。崇木凼村的纯朴风情,在这里展露无遗。
崇木凼村位于虎形山瑶族乡东北部,古老的村寨,摩天的崖壁,秀美的溪流,成群的古树,构成了花瑶山寨美丽自然的绝佳生态环境,传统的民族乡土建筑、保存完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了花瑶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
地址: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
清溪村
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的清溪村始建于南宋,迄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清溪古民居背靠青山,面临小江,可谓依山傍水,是生存的理想之所。这里曾经人才辈出,在历史上,这里曾拥有过享誉一方的政治地位。村落中苗族人口占80%,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10余幢、四合院落18座,被誉为湘西南古民居四合院“之最”。近年来,城步县加大对清溪村古民居的保护、修缮力度,使这座古村落重现光彩。
地址: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
宝瑶古寨
曾被誉为“小洪江”的洞口县罗溪宝瑶村,古驿站的风情,黛瓦在阳光映照下金光闪耀,木墙的古铜之色似藏幽香,屋脊处勾翘如飞雁,还有古寨民居间的青石板,似乎还回荡着昔日的马蹄驼铃之声!
在这个位于雪峰山腹地的瑶族村寨,至今保留着煮熬茶迎贵客的独特习俗。历史上,湘黔古道使得宝瑶古驿站一度繁华,落脚的客商喝熬茶解乏的习俗,流传千年,现已融入当地村民生活的日常。2016年,罗溪熬茶被列入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址:邵阳市洞口县罗溪乡
仓场村
民风淳朴,历史悠久,移步换景,每砖每瓦都会引出历史交融的古村文化,给人展示古宅余韵,令每一个步入村中的游人,都沉迷于北宋建筑的典雅大气之中。仓场村保存至今的古民居有10余座,周家大院是其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
地址: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
爽溪村
新邵县潭溪镇爽溪村的古民居建筑群古朴大气。因建于青山绿水之中,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往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
该村有七处古老的宅子,其中两个宅子系清代早期建筑,其他五处宅子系清代中后期建筑,建筑皆吴越风格。村落古民居大部为清代所建,村中通道均以青石铺就,蔚为壮观。
地址:邵阳市新邵县潭溪镇
西村坊村
西村坊古民居坐落在新宁县一渡水西村坊村,依山傍水,距新宁县城70公里。 这是一个古老神秘而富有江南文化气息的院落。
住宅群坐东北朝西南,主体三纵三横排列,组成九座风格各异,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四合合院落,各庭院之间相距为2米,用青一色鹅卵石铺成的梅花图案形的防滑路面作为通道,且与水沟纵横交错,建筑布局十分规整,井然有序。
地址:邵阳市新宁县一渡水镇
大园村
大园村是一个典型的古苗寨村庄,已有800多年历史,依山傍水、古院落成群、石巷纵横交错。
大园古村落由14组建筑和构筑物组合而成,目前有保存完整的民居古建筑近百栋,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是一处宋至清时期的苗族建筑组群实体,这些宋代至清代的苗族建筑蕴含了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特色文化。
地址:邵阳市绥宁县关峡苗族乡
上堡村
上堡侗寨历史悠久,上堡侗寨是湘桂黔地区建筑风格最为古老、保存最为完整的侗族村寨之一,也是苗侗民族历史上唯一一个苗侗王国政权首都所在地。
上堡村四面群山环绕,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面较低,整个村寨座南面北,依山而建,海拔900米,是比较罕见的高山侗寨。优美的自然生态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让“上堡古国”逐步走出深闺,得到了世人的赏识。
地址:邵阳市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
大寨村
城步长安营乡大寨村与国家风景名胜区南山相邻,距广西桂林133公里,素有桂林“后花园”美称。
大寨村古杉群系东晋时期(公元317—420年)当地侗族先民骆越人栽植的千年古杉群,它将中国从唐朝时期开始人工种植杉树的记载向前推了400多年。群落中傲然挺立的一株杉王高29米、胸径2.17米,迄今已有1597岁,是中国目前发现最大的杉树。
地址: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
浪石村
双牌乡浪石村古民居群始建于明永乐七年,现存古民居88座,建筑总面积18880平方米,其中保存完整的有55座,面积6830平方米。武冈古城的内城、小王城、外城格局仍清晰可辨,古街古巷古韵犹存。
古民居群均为砖木架结构,坐北朝南而建,排列整齐,布局精巧,建筑风格独特,每个角门的石楹柱上均刻有楹联,现有石刻楹联41副,墨迹楹联一副。浪石村石刻古楹联延续时间长,数量多,意境深,保存完好,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物考究价值。
地址:邵阳武冈市双牌乡
桃林村
这是一个“世外桃源”,沿着桃林河岸夹道居住着千年前从江西迁徙来此定居的苗族人,村落唤名“桃林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古村落。
桃林村因桃林得名,也因桃林而名满天下。全村各处遍布着5000余棵桃树,每年二、三月份桃花争相开放,油菜花与桃花交相辉映,争奇斗艳,好不壮观,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作为苗寨自然少不了苗族风光。桃林村文化底蕴浓厚,苗族文化传承和保存较为完整。目前村中保存着吊脚楼、风雨桥、戏台、凉亭、钟楼、牌坊、九层识字炉宝塔等建筑,传承着跳傩戏、舞草龙、唱山歌、饮油茶、打糍粑、挤油尖、打泥脚等苗族文化传统习俗。
地址: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
这些让人惊艳的古镇古村落,
怎么能不去看看呢?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