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司门前镇一带,古称“隆中”。后来,“隆中”亦泛指隆回“八都”(即今隆回县所辖绝大部分地区)。这里流传着一种新颖别致、风韵自然的民间歌谣,名曰隆中山歌。
隆中山歌,世无刊本。能在隆中地区不胫而走,妇孺皆知,全赖口头流传。解放前,这一带的私塾先生开馆授徒,往往采用《隆中山歌》作为启蒙读物。现在一些念过私塾的老人回忆当年从师学念山歌的情景,兴致仍浓。
半个多世纪以前,正是隆中山歌流传的鼎盛时期。当时隆中乡村,田头耕作、山间采樵时信口唱它;暑夜纳凉、冬日围炉时也要唱它;长辈戒徒、家门训子时仍然唱它。它的内容取自生活,说明事理,竞策人心;它的语言源于民间,通俗易记,琅琅上口。隆中学子魏寅所著《魏氏轶闻》中说它“其中所收,为流传之格言俗语及歌谣等,而略加修饰润色,均有关世道之语也”。
信手拈出数首,如:
其一
太阳一出点点红,人乘骏马我骑龙,人乘骏马走天下,我今骑龙入海中。呀,八仙各自显神通。
其二
九席筵前语莫多。衽席之上有干戈,人心更比江湖险,等闲平地起风波。呀!要说闲话作什么。
其三
旁人两面三刀话,自把主意心要明,莫听东边锣鼓响,莫听西边号角声。呀,眼睛还是要认人。
其四
两扇衙门大打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书差处处多需索,宜昌闲气把钱赔。呀,梦见官司要退财。
其五
小小吃亏莫请中,谁人开口来评公,锅内肉烂汤有味,两边抬起鼓咚咚。呀,就是中人也吃穷。
其六
糍粑好吃磨难挨,石榴好吃树难栽,杨梅好吃在深山,鲤鱼好吃在深潭。呀,思量好吃莫怕难。
……
《隆中山歌》的收集整理人魏显达,字杰南,别号筠谷,隆回金潭人,他是前清道光辛已举人,与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魏源为再从兄弟。其一生的著作有《筠谷未定草》等多种,魏源对他推挹有加。《魏氏轶闻》说他“生平精明浑厚,好学深思,为文与众迥异,诗发抒性情,五言犹有淡远之致。”(李柏荣《魏源师友记》)“其著山歌,殆本三百篇之遗旨,以立言者耳。”我想,这也许就是隆中山歌虽有点类似文人润色的《竹枝词》,但却比《竹枝词》更为纯粹的民间创作,更易于民间口头流传的缘故吧?
附:隆中山歌作品选
太阳出来正当东
太阳出来正当东,照见园中花朵红,人要人从,花要叶蓬,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呀,好个名声响咚咚。
须知仁义值千金
世态炎凉子古今,哪个不是势利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呀,须知仁义值千金。
世上哪里有全人
小物皆有大用处,破烂东西也须存,好药即是眼前草,只要会用件件行。呀,世上哪里有全人。
看事容易做非轻
看事容易做非轻,不是生成靠学成,做到老来学到老,还有几分未学精。呀,事不会做要留心。
闲事该管须当管
闲事该管须当管,问事不知莫说知,在席莫吃过量酒,闲来无事早早归。呀,熟识人情且学痴。
只有耕田为大本
只有耕田为大本,生意哪能尽赚钱?每见田肥多打谷,耕田还是粪为先。呀,田内自有一丘田。
慈母也出败家子
慈母也出败家子,人心一去最难收,浪子收心无价宝,怎奈浪子不回头。呀,江水滔滔往下流。
世间万恶淫为首
世间万恶淫为首,冤孽报应非等闲,迷人认错风流路,不知原是刀枪山。呀,连累妻儿也难堪。
捕风捉影枉发癫
事务还在镜子内,捕风捉影枉发癫。若能早知三日事,便可赚尽世间钱。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饮凭他酒价高
飞鸟也有罗网套,猛虎也有麻绳绹,讲起莲花活活现,上得场来没处逃。呀,不饮凭他酒价高。
好比骡耳灌秋风
耳要聪来心要聪,良言好语要听从,对牛弹琴无点用,一句不曾入心中。呀,真是骡耳灌秋风。
勤耕苦读般般有
勤耕苦读般般有,懒懒惰惰一世贫,自古成人不自在,由来自在不成人。呀,还是站稳脚跟来做人。
一日之计在于寅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到时不努力,过后空兴兵;将军不下马,奋起奔前程。呀,为人各自咬牙根。
春风和气万人欢
紧把口来莫乱言,莫到人前偏逞尖。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呀,春风和气万人欢。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