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加载中...

家乡的神泉

添加时间:2017-11-29 09:28:55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杨小龙 浏览: 收藏本文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宁人,我直到最近才知道,新宁县有着四道神奇的泉水,让我既惊讶又羞愧,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新宁县的奇珍异宝没有让世人知道而遗憾。它们分别是“龙泉”、“温泉”、“清泉”、“止贪泉”。

  龙泉

  “来迟了”,一声喟叹,从一位衣着华丽,举止高雅的女老板口中发出,那神情,就像贾宝玉面对香消玉殒的林妹妹的自责,又像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无奈。面对变成自来水厂的龙泉,女老板只能抱憾终身,虽然不是焚琴煮鹤的暴殄天物,也是良种变成熟饭的回天乏术。她相信,以她的能力,这道神泉一定能发挥巨大的能量,创造无穷的财富。可惜,可叹。

  龙泉在距离新宁县城二十来里的新寨村,也就是最近并入金石镇的飞跃乡。当地人称之为“龙井头”。新寨村是一个大田堂,过去是新宁县五大粮仓之首。在田堂中间,一股脚盆大小的泉水从平地中间喷涌而出,水质甘甜清冽,出水口无法探到底,周围形成了一个几丈宽的水潭,潭底沙石清晰可辨,泉水冬暖夏凉,四时不涸,夏天凉如冰水,冬天暖如温泉。令人惊叹的是天气越是干旱,水量越大。龙泉灌溉着几千亩农田,也是附近村民们洗涤游玩的乐园。有一个现象非但令人惊奇,更是无法理喻。每年,总有一天,水质会突然变成浑浊的洪水,好像泥浆,又腥又臭,使人不敢靠近。过了这一天,又恢复如常。这种现象无法解释,只能猜想,也许龙泉是神龙的住所,神龙每年会像蛇虫一样蜕皮换壳。也许这一天龙宫大扫除,把污泥浊水排放出来,也许这一天是神龙的受难日。反正,离不了龙。

  龙泉现在变成了“龙井头自来水厂”,供应全乡十多个村的生活用水,与别的自来水厂不同,这里的水不用消毒,也不用沉淀过滤,也没有水塔,用抽水机直接连到千家万户。龙泉的下游还留有一个出水口,还有一股半米大小的水涌出,可供村民们漂洗衣物。

  龙泉虽然没有变成大工厂,大企业,但“楚王亡弓,楚人得之”,飞跃人有福。

  温泉

  灵绝清虚峭壁空,

  构亭仙引碧霄中。

  敛藏吸得温泉洞,

  十里花开四季红。

  温泉,在新宁县城的东郊,离城五六里路,因为泉水上面有洞,人们称之为温泉洞。在新宁八景中称之为“温泉仙洞”。温泉不是那种热水泉,也不是普通泉水那样冬暖夏凉,而是一年四季都是同样的温度,让人感觉舒适温馨。温泉处于群山之中,那座山与众不同,山崖奇峭,古木蓊郁,泉水淙淙,山洞迷离,泉上有洞,洞上有亭。温泉洞宽敞洁净,迂回曲折,由山脚直达山顶。过去,山顶建有一亭,名为“接仙亭”,是明朝县令汪绍英所建。温泉洞自古以来就是才子佳人游玩的好去处,泉水养育花草树木,四季如春,更是佳人们美容保健的天然良药。洞中可探幽,可解惑,有奇思,有艳遇,登临峰顶,豁然开朗。接仙亭修在山顶,四下悬崖峭壁,身处亭中,远离尘嚣,观松涛起伏跌宕,听鸟语如诉家常,可邀月,可摘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石磴云梯混沌开,

  玲珑户牗绝尘埃。

  王乔双舄闲游赏,

  那羡瑶池跨鹤来。(舄,xí鞋)

  王乔是古代传说中下洞八仙之一,善修炼吐纳之术,成仙后驾鹤飞天,不知是否光顾过我们的温泉仙洞。

  清泉

  清泉在新宁古城的北门外,俗名叫做“犁头湾”,这里是摩诃岭的山脚,一股酒杯大小的泉水从石缝中挤出,水质清纯,不疾不徐,终年如一,不因天旱而变小,也不因雨涝而混浊。过去,没有自来水的时候,每天来这里挑水的人络绎不绝,石板路上洒下一串串水迹,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清泉前面,是宽阔的夫夷江,夫夷江是资江的源头,三股主要的水源在这里合流,合流后的江水就像一匹没有驯服的野马,横冲直撞,到了这里,撞了南墙,两座石山犹如两个巨人挡住了去路,野马没了脾气,乖乖地变成一汪深潭。这座潭,人们取名叫“莲潭”,新宁县著名的八景,有两个就在这里,一个是“莲潭夜月”,一个是“放生晚眺”,清泉的左边是“放生阁”,右边是莲潭。放生阁是一座庵院,修在临靠水的绝壁上,飞檐翘角,黛瓦粉墙,与茂林修竹为伴,随白云绿水沉浮,实是文人雅士登临远眺的绝佳去处。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临水的绝壁上写下了“万古堤防”四个大字,由于两座石山的阻挡,夫夷江在这里转了一个弯,绕成一个半圆形,新宁县城就座落在这里,如果没有这两座石山,县城就不存在。莲潭是夫夷江水围绕两座石山冲刷出的一个深潭,周敦颐当年写出著名的《爱莲说》,不知是否在莲潭泛舟月夜得到了灵感。莲潭之名不知因何而来,这里是水色如黛的深渊,莲藕无法生根发芽,潭的形状也与莲花无关,不过,从“莲潭夜月”可以发现端倪。月下泛舟,风月无边,有着无穷的想象。诗人们载酒中流,月色矇眬,醉眼矇眬,银波泛腻,光影迷离,长空无垠,水天一色,两座独立的石山在水中飘摇,俨像两朵并蒂莲花。不过这莲花太大了,也只有诗人们才有这种奇思妙想。

  澄潭宜月月宜槎,

  今古人同玩月华。

  卻为濂溪曾泛酒,

  至今犹是说莲花。

  这首诗是新宁县令牟国镇所写,牟国镇是汉军镶白旗人,康熙十八年来新宁为官。诗中写到濂溪(周敦颐)曾经月夜泛舟莲潭,留下了莲花的美丽形相和传说。

  清泉的上面是一条驿道,近可通城步、武冈,远可通广西、贵州,是连接广东、贵州、云南的交通要道。路旁有一所庵名叫“清泉庵”,因战火波及,墙毁柱倒,久无香火,康熙二十四年,牟国镇带头出资,修葺殿堂,建造房舍,设立书院,取名叫“清泉书院”,写下《重修清泉书院记》,详录其事,并购置田产,维持庵院和书院的运行,选派有道高僧住持,除了颂经做法事之外,还在路边的亭中施茶施药,方便游人和旅客。清泉书院是新宁县第一座书院,这里群山环抱,面水向阳,清泉汩汩,草木森森,香烟袅袅,灵气氤氲,是开启心智的好地方,牟国镇用心良苦,用清泉为媒,让学子们心清气正,洗练情操,上可为清官,下可为良民,扫净荒蛮,革除旧敝,成一派清新气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几百年来,新宁县涌现了一大批像刘长佑、刘坤一一样的清官廉吏,更有许多如宛旦平、陈纯一一样的慷慨悲歌之士,还有像刘永济、刘敦桢、李冰若一样的文学家,科学家,清泉精神功不可没。

  清泉庵又名星泉庵,老百姓称之为“星庵寺”,古人欧阳绍洛有诗《星泉庵宿题壁二首》,一并录上,以供赏鉴。

  其一

  偶向渔樵寄此生,

  本来身世一毛轻。

  不须夸说桐江钓,

  未信逃名更为名。

  其二

  深谷静无人迹行,

  半间僧舍半欹倾。

  梦迥疏雨打窗树,

  满耳空阶落叶声。

  止贪泉

  《尸子》卷下:“﹝ 孔子﹞过於盗泉 ,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圣人不饮盗泉之水,是怕玷污自己的名声,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声是仙鹤的羽毛,容不得污损。泉水的品性犹如人格,有尊卑高下之分。有些泉水被人们追捧成玉液琼浆,普通百姓无法想像。良泉能陶冶人们的情操,一首《二泉映月》让世界人民知道了中国泉水文化的丰富多彩,用心佇听,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止贪泉”之名不知起于何时,也不知怎么会被人遗忘,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牟国镇在《重修清泉书院记》中把它列为新宁县四大神泉之首,牟国镇不是本土人,可见泉名由来已久。牟国镇是康熙十八年(1680年)来新宁县做县令的,他没有料到,一百多年后,这股泉水培育出了一代忠良,也成就了一个大家族,从而对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止贪泉其实就是现在的刘家井。刘家井位于新宁县城东,摩诃岭山下。刘家的祖先从江西迁入新宁,原来在檀木村,后来搬到这里,称为刘氏砖屋房。刘长佑的父亲刘时华,以泉水命名,号“宝泉”。从宝泉先生一生的行事风格就可见止贪二字是对他的影响。他有兄弟三人,他父亲在外做小生意,他不忍父亲操劳,为了哥哥和弟弟更好地读书,他请求父亲让他去奔波。他为人忠厚,不欺不诈,很受客户的欢迎,生意刚有起色,父亲和哥哥弟弟相继去世,他和夫人商量,只要嫂子和弟媳不再嫁,就当作亲生姐妹对待,侄子侄女也作为亲生子女养育。他的生意做大以后,每年都把收入的七成用来做善事,他创办了新宁县最早的养济院,县里修桥修路都是他带头,有一年,益阳遭受水灾,他买了一条船,前去救人,救出了一百多条人命,又出资埋葬了数百具死难灾民。有人劝他,为何不多置办田产留给子孙,他说:“家有薄田,自足供疏食,焉用多为,吾以人情为田,以培养士类为种,耕不计年,获不计世,讵知留贻子孙者不更大乎。”刘时华为后代作出了榜样,他的儿子刘长佑成为了国家重臣,在他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没有取过一丝不义之财,没有杀过一个无辜之人。他卸任直隶时,京城父老凑了十万两银子馈赠与他,他分毫不取,带领五百亲兵步行回到家中。刘时华的治家法宝是五个字:“勤、俭、忍、让、和”。这是止贪泉润泽出来的智慧结晶。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最新更新

最新排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