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洪桥位于邵东县范家山镇,一座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明清古廊桥,桥全长55.5米、宽6.83米、高8米、拱跨度9.25米。
始建于1506年的明正德元年,桥上长廊高4.28米,桥面距水面约7.8米;桥面中央道板用一块块巨大的青石镶嵌而成,青石宽约1.40米,最长的青石长达2.5米。
长廊共有十四对红漆木柱,长廊两侧的桥沿石上雕刻着鸳鸯、双狮抢宝、麒麟、棋盘等众多图案,工艺精美,并且每块桥沿石上雕刻的花纹都各不相同,充分体现了匠人精湛的技艺。
曾经这桥上赶集挤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洪桥横座在邵水支流的龙山河上。洪桥这个地方因桥得名,叫作洪桥铺。古时的洪桥很有名气,洪桥为宝庆东大门,历史悠久,她是大东路进入邵东的第一个集镇,也是古驿道上最繁华的一个集镇。
从地理位置看,洪桥位于新邵县与邵东县的交界处,沿着大东路从新邵雀塘铺的大山里出来后,便进入了一马平川的西洋江田垅。洪桥小镇就在这个田垅的起端,背倚巍巍龙山,发源于龙山的龙山河在这里忽然转了一个弯便一泻而下,洪桥就躺在这个湾的臂膀里。
有着500多年悠久历史的风雨桥。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正德十六年(1521)倾圯。嘉靖元年(1522)知府周思忠体恤民情,率属下勘查,重新修成六孔石礅大木桥,取名太平桥。
清乾隆丙申年(1776)对桥礅进行了一次补修,历经三百余年。道光十四年(1834)春,当地山洪爆发,把桥木冲走,桥面坍塌,进士训导周在丰等受命修缮此桥,在当地民众募捐下,历经六年时间,一座六拱大石桥于道光十九年(1839)全面竣工,并改太平桥为洪桥。其上覆盖雨亭避雪霜;两端筑牌楼,使其精美坚固,华实并全;桥中间建有神庙以镇水妖,并设香炉。
桥头老婆婆正在打理自己的店铺
曾经热闹非凡的桥头集市现已变得安静平淡
当前,洪桥已被邵东县人民政府列为名胜风景旅游区。龙浒坝离袁国平故居只1公里左右。袁国平故居距洪桥约1.5公里,原红二十九军军长谢嵩将军的故居距洪桥不足2.5公里,此外,洪桥周边数公里的邵水流域内,还出过江南提督杨金龙、教育家李宝圭等不少历史名人。如果把“龙浒坝、袁国平故居、洪桥” 三地串起来,便成了自然景观、伟人故局、名胜古迹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它将吸引大批外来游客,将带动邵东旅游事业的腾飞。洪桥将成为邵东、邵阳、湖南乃至全囯名胜风景旅游区。神州大地上又会出现一颗旅游璀灿的明珠。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