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库》此次影印出版的(光绪)《新宁县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刻本,主修者张葆连,字易山,山西汾阳人,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赐同进士出身,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任新宁知县;编篆者刘坤一,字岘庄,邑人,廪生出生,因军功累擢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此志上承道光志,记事迄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其《例言》称:“道光三年,邑令张德尊辑补前任安舒所修县志三十二卷,既多芜杂,亦颇遗漏,文献不足述者蓋难言之。兹采其可録者分门别类为二十六卷,参考道光末《宝庆府志》增益旧志所无。其咸丰以后人事之迭兴、人物之璨著,皆以类从,编次于诸门之内。”据此可知,(光绪)《新宁县志》来源自有。
新宁县地处万山之中,又偏居苗疆,不当孔道,政治、经济、文化历来比较落后。但自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新宁县一度成为中国政治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地区之一。道光十六年(公元1863年)二月,该县麻林峒瑶族庠生蓝正樽组织“龙华会”起义军,自称“卫王”,进攻武冈州城,清廷派兵镇压,数省戒严。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九月,该县黄卜峒瑶族农民雷再浩、县民李辉起义,进攻新宁县城和广西全州等地,队伍发展到三千余人,清廷令湖南巡抚陆费瑔、广西巡抚郑祖琛镇压。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五月,该县水头乡农民李沅发创立“把子会”,集结雷再浩余部,联络广西天地会会众,于该年十月十三日起义,杀代理知县万鼎恩,义军转战于湘、桂、黔三省二十多个州县,队伍发展到五千余人,清廷令湘、鄂、桂、黔四省官军和地方团练进行“会剿”。
雷再浩像
清代道光年间农民起义领袖雷再浩在八角寨屯兵扎寨、揭竿起义
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数次攻入新宁,而且多次进逼县城,于县境发生多次大规模战役,人民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也就是在此阶级矛盾激烈较量的过程中,新宁的地方武装力量——楚勇迅速壮大起来,后来发展到湘军的中坚力量,并且成就了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等新宁籍湘军将领。本书的编篆者刘坤一在辛亥革命时期一度成为中国政治的重要人物之一,新宁县也由蕞尔扶彝小县成为人人关注的政治明星县。《新宁县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驻扎过的营寨——(牛鼻寨:现崀山天一巷景区)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