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都梁古城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那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话说西汉汉文帝景帝年间(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41年,)全国分为13州,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郡县与封国并存,互为牵制。
公元前124年,长沙定王子遂被封为都梁候开始,武冈县就开启了建城历史,初属荆州长沙国,后属零陵郡。当年的侯城就在武冈七里桥,也即现在头塘乡七里村徐家岭地段。
东汉更名为都梁县后,三国(署、吴)地方行政建制沿汉,但废除了封邑制。公元266年,复名武冈县。治所一直在七里桥。
西晋行政建制沿汉,但又恢复郡县封邑。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武冈县析为都梁县、建兴县、武冈县三县,治所分别为现在的隆回桃花坪,洞口杨林的尧王村和城步的诸葛城。之后经历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全国。约有680年之久,武冈县、都梁县的治所都不在现在的武冈区域范围之内。这期间,武冈县先后更名为武刚县,武强县、武攸县,建兴县。
故此,七里桥作为武冈最初的城郭雏形只有131年的光景。
公元960年始,北宋分路、州(府、军)、县三级建制,无论军、路、州、府的治所为何一直定在今天的市政府一带?大抵七里桥村地势较低,常泛洪灾,又无险可据,易攻难守之故,常被蛮夷骚扰的官府不得不寻求更好的去处。于是发现现在的市政府所在地段东西南三面均为高坎,北面山坡起伏,进攻退守皆可,又有南面渠水,资水双重天然河道阻隔,作为治所再合适不过!此为后话。
初冬,阳光和煦,独自踏上七里桥村这片曾经留下武冈侯城历史的土地。从东站出发,沿迎春路右转春光大道前行1000米左右,武冈首家五星级大酒店皇冠酒店及其后面在建的皇冠世纪城楼群映入眼帘。从卫星图片上看,现在的七里桥村西起武冈一中,沿资水北岸自西向东延伸约2公里。北至迎春路科技局为界。这里地势开阔平坦,资水水流逶迤,在此筑城的确是个好地方!
(上图为坐落在七里桥村最西端的皇冠世纪城)
公元151年7月,武陵蛮詹由等四千余人起义,获擒县令。东汉威宗孝桓皇帝派窦应明征剿,便开始了武冈最初筑城守御的历史。但那时的城垣只是雏形而已。时隔2200年之后,在史籍上没有找到西汉至北宋武冈城垣的任何史料。
皇冠世纪城的懂事大约是个注重风水之人,在他的酒店和楼盘选择在这里奠基之前,大抵也深入了解过武冈都梁侯国历史。楼盘即将全部落成,如此豪华高档的生活小区,那不等于重启二千余年故国都梁的辉煌历史?资水在这里划了一个优美的半圆,皇冠城正中圆心。对于沉寂了两千年的七里桥村来说,是何等荣耀之事?走进皇冠城高楼林立的小区中央,仿佛已置身于当年侯城车水马龙的街市。
七里桥村李书记介绍:1995年以前该村原属新东乡,与石羊乡合并后属头塘乡,现头塘乡被纳入迎春亭办事处,现有人口608余户,2086人。由于政府东部开发需要,集体土地基本被征收,仅剩下60余亩零星菜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此即将告别农耕时代的田园生活。沉寂了2000余年的都梁侯国遗址,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冠城后有一段新推平的空地,这是在建的春光大道北段(属环城大道的一部分)正在施工中,她将与迎春路(新东大道)连接在一起。正在电力施工的工友告诉我,沿着这段新路基往东一直走,可以找到最东端的古桥---七里桥?
(上图为皇冠城后面的春光北路施工路基)
村里一位73岁的大队会计回忆道:古时的七里桥村范围远大于现在。最东端应该位于现在的污水处理厂附近,因为那里有一条资水支流汇入,解放前支流上有一座独拱石桥,此桥名永兴桥,这里原是荆竹至武冈的要道,基本以资水河里大小不一的卵石铺成。
桥头有巨柏数棵,桥东(现污水厂后)有庙名广运庙,桥西有庵。此庵庙解放后曾作为粮食局机关和学校之用。桥上有亭和栏杆,设土地神龛,供路人参拜歇息。村里百姓修房挖地基有挖出数寸厚瓦砾者,有挖出铜钱古币者,也有犁田翻出陶罐者。1957年修通武马公路以后,此桥被大水冲垮。文革中庵庙被拆,改为粮田,路基大部分被毁。故这条路也就中断,逐渐荒废。
(上图为永兴桥岸边桥基遗址)
依老村长的提示,在一座高压线塔附近找到永兴桥古桥遗址,于野树枯藤荆棘丛中、见岸边桥墩基石数块,卵石引桥路基十余米。现渠道倾树残枝若干,拦截各色食品袋、水草无数,岸边杂草丛生,寡人问津。
而真正七里桥位于贯穿村中的东城渠上。该渠原为自然渠,宽1.2米左右,桥就架在这条小渠之上。原为三块宽0.6米、2米多长大石板拼成。1958年修建电站时,该渠被人工扩宽至现在的4米多,七里桥就变成现在的水泥桥。
离此桥不远处的池塘边上,躺一块民国辛酉十一年残碑。名補修桥碑,其它字迹难辨,就分不清此碑到底是那座桥的功德碑了。按理讲此七里桥如果确为三块大石拼成,那么应该不大可能存在補修的。那就很可能是永兴桥的碑记了。不管怎样,此两座桥总有一座是真正的七里桥,她的名字早已载入史册。
七里桥村池塘众多,沿着村中古道返回,一边欣赏古村遗留的自然之美,一边遐想2000年前的侯城。那时的七里桥大概多有近水而建的庭台楼榭,那时的人们曾经安然自在生活过一段美好时光。那时的古道两侧应该水波荡漾,垂柳依依,为武冈最为热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尽管她作为县府所在地只有131年。
(居民房顶的红菊盛开)
村中腊树铺幸存的古树位于池塘水中,曾被雷击剩下半截,至今生机盎然。据旁边的村民相传,此树最少有400年历史。
随着武冈经济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古城旅游开发项目的有序推进,相信古老的七里桥村向世人全面展现其古朴之美的日子即将到来。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