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加载中...

新说邵阳▏固若金汤的古城墙,成就了“铁打的宝庆”

添加时间:2017-12-01 07:07:49 来源:邵阳0739论坛 浏览: 收藏本文

  邵阳,一座有历史、有态度的城市,

  春秋筑城,汉置昭陵,唐设邵州,宋称宝庆,

  古城往事只待追忆,

  铁打的宝庆换新貌,

  新说邵阳,

  还看今朝。

新说邵阳▏固若金汤的古城墙,成就了“铁打的宝庆”

  山不高而巍峨,河不大而碧绿,在邵阳这块热土上,成就了不计其数的历史名人,诗人胡曾、将军蔡锷、政治家魏源、音乐家贺绿汀........秀山丽水养育的邵阳人,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也镌刻在人们心中,他们对历史的卓越贡献,让世人认识了邵阳,但今天小编要说的,却是让“铁打的宝庆”名扬天下的古城墙。

新说邵阳▏固若金汤的古城墙,成就了“铁打的宝庆”

  宝庆府古城墙位于邵阳市大祥区资江南路,系宝庆古城的北城墙,太平天国时,石达开率部数十万围攻宝庆。湘军仅数万人,在左宗棠指挥下,依靠城墙顽抗。石达开围宝庆三月,连营百余里,日食米数千石,宝庆城依旧岿然不动,眼看战事毫无进展,石达开面对坚固的城墙,无奈叹息:“铁打的宝庆!”。从此,”铁打的宝庆”名扬天下。

新说邵阳▏固若金汤的古城墙,成就了“铁打的宝庆”

  现存建筑为宋至清代,它巍峨矗立在资水之湄,成为资江文化休闲街上一道最为醒目的景观。古城墙外侧由青砖或红砂石包砌,墙体古朴,墙砖斑驳陆离,尽显两千多年的沧桑变化。

  宝庆古城墙,始建于汉代,最完整的时期应当是明代,当时城墙全长4370米,东西长度1400米,南北宽度800米,城墙高8.3米,宽约5米,东、西、南、北以及西北分别设有朝天、定远、大安、庆丰、临津门五道城门,西、南二门又各筑瓮城,驻兵把守;城墙上设城楼7座、炮台12座,以御外患;城门内侧有通往城外的地下暗道,以利紧急时刻对外通讯联络;城墙的东、南、西、北险要部位,共筑城墙马面六处,以利巡守防御。

新说邵阳▏固若金汤的古城墙,成就了“铁打的宝庆”

  城楼下穿过,仿佛在时空隧道里穿行,有一种穿越古今,岁月悠然的错觉,从城市的喧嚣进入江岸的静谧,从现实的车水马龙进入历史的荡气回肠,我仿佛看见了城墙上那一群誓死保卫家园,奋勇杀敌,霸蛮勇武的宝庆男儿,也仿佛看到了石达开扼腕叹息,败兴而归的一筹莫展。

新说邵阳▏固若金汤的古城墙,成就了“铁打的宝庆”

  踏上这条石子路,踏上邵阳的历史之路,每一道门都代表了邵阳的一段曾经,从昭陵到现在的邵阳,每一次的转变都铭记在心。以前的兵防重地,成了现在的文化休闲街,我们不是忘却了历史,而是换一种方式,提醒着后代,警醒着自己。

新说邵阳▏固若金汤的古城墙,成就了“铁打的宝庆”

  古城墙下的雕塑,每一个都是历史的掠影,两千多年来,古城墙发挥着防御敌侵和防御水患的双重作用,当其它的城墙一段段的被推倒时,这段以身代堤的历史遗物才得以保存下来,才有了今日这一片树林连山河、三里碧波绕城流的地方,才有了太平天国石达开率数十万大军围攻宝庆,久攻不下望城哀叹“纸褙(糊)的长沙,铁打的宝庆”弃城向西南入川的佳话。

  滔滔不尽的资江水和邵水,紧依城墙而走,荡水而立的古城墙,盘旋灵动,古韵犹在,并无寂寞之感。斗转星移,时光悠悠,两千多年来,古老的城楼,虽历经沧桑,而今依旧迷人。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最新更新

最新排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