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加载中...

倾力打造魅力新瑶乡—黄金瑶族乡发展纪实

添加时间:2017-11-06 11:58:03 来源:崀山旅游网 浏览: 收藏本文

  远看似云中风车,贴紧山脊绵延不绝,精妙绝伦;近看乃庞然大物,拔地而起耸立云霄,气势磅礴。

  近日,再一次走进这里,伸手拂风,放眼群山,心中洋溢着满满的轻松、快乐和幸福。这里俨然已化身成为魅力十足的强磁场,吸引着周边无数游客接踵而至……她,就是风景美如画的黄金瑶族乡风雨殿风力发电场。

  近年来,黄金瑶族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坚持从乡情实际出发,多措并举,倾力打造魅力新瑶乡,取得了丰硕成果。五年来,全乡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2%,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砥砺奋进的五年:倾力打造魅力新瑶乡—黄金瑶族乡发展纪实

  图为黄金牧场梅花鹿养殖。

  特色产业促发展

  黄金瑶族乡楠竹面积5万多亩。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该乡卯足了劲在楠竹上做文章:积极推进楠竹产业化建设,完成楠竹新造1100亩,规划实施并高标准完成楠竹低改2万亩;推进竹木新扩工程,在桃林村试点高标准笋、竹两用林建设并在全乡推广;引进并建成3家楠竹精深加工企业,共有竹木加工企业9家,年产值达4000余万。

  因属典型的高寒山区,全乡因地制宜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种植金银花、红豆杉、厚朴等中药材2000余亩,圳水村新造尾生430亩,岩山村新种七叶一枝花32亩;种植反季节萝卜2300多亩。

  “现在很多人都来喝鹿血,有时还真忙不过来。”家住粟田村的梅花鹿养殖大户李老见到笔者高兴地说。他现在可是养鹿40多头的大户了,年收入10多万元,还买起了小汽车,日子过得很不错。

  依托黄金牧场,全乡梅花鹿养殖大户17家,养殖梅花鹿1200余头。百宝村发展专业竹鼠养殖户90多户,全乡竹鼠存栏近6000只。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带动了全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砥砺奋进的五年:倾力打造魅力新瑶乡—黄金瑶族乡发展纪实

  图为风雨殿风力发电场的“云中风车”景观。

  旅游兴乡引客来

  黄金瑶族乡位于我县西南边陲,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西与城步苗族自治县交界,北与武冈市接壤,是全县仅有的两个民族乡之一。全乡总面积143.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近1000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山清水秀,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是避暑胜地。乡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小呼伦贝尔”之称的黄金牧场,有“天然氧吧”之称的大岔林场,有“云中风车”之称的风力发电场。

  近年来,新宁县大力实施“旅游立县、生态优先、产业互融、民生为本”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一体两翼”旅游发展大格局,积极拓展“两翼”功能。

  黄金瑶族乡属于“两翼”中的南翼,为抢抓旅游发展大好机遇,该乡决定以黄金牧场为重点,推进黄金清凉小镇、风能发电观光、瑶族特色村寨等精品旅游景点建设,结合国家旅游产业扶贫,全力推进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着力将该乡建成崀山旅游的“后花园”,让游客在爬崀山之后到黄金观光休闲,感受瑶乡民俗风情,使游客在新宁流连忘返。

  风雨殿、寨子背风电场已全部完工,目前风电3期工程正在施工,完工后发电基座将达到75座。通过争取,江黄公路已纳入了二级公路改造计划,年内将启动江黄公路征地拆迁工作,极大地缓解交通发展制约瓶颈,必将促进全乡旅游业的发展。

  五年来,黄金瑶族乡积极做好旅游产品开发和推介。梅花鹿酒系列产品,竹琴、竹鼓、竹葫芦丝等竹艺术品远销海内外。全乡发展旅游农家乐16家,瑶家特色宾馆酒店6家,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桃林村因地制宜,结合旅游扶贫开发投入2万元在1组至6组的村内主干道两旁栽种近千棵观赏桃树,打造一个真正的“桃林村”。投入资金200万元对黄粟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改善。

  黄金瑶族乡乡长邱叶红说:“现在前来黄金牧场、风力发电场、大岔林场等地来旅游观光的游客数逐年上升,2016年已达2万人次,今年国庆又将迎来游客高峰期。”

砥砺奋进的五年:倾力打造魅力新瑶乡—黄金瑶族乡发展纪实

  图为举办大型文艺汇演活动。

  瑶乡文化铸名片

  《月亮出来亮堂堂》《瑶乡竹韵》等由黄金瑶族乡选送的节目近年来在省市县“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汇演中屡获佳奖,节目吸取瑶乡特色传统文化元素,独树一帜,好评如潮。

  近年来,黄金瑶族乡把瑶族文化作为彰显特色的魅力点来打造。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确定专门的工作经费。目前已挖掘整理口头传说、表演艺术、传统礼仪、传统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多种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收集整理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黄金歌、花竹歌、溜溜歌、小二歌、纳里歌、登豋歌、敬酒歌等10多首民谣;就地取材,用竹子所制竹琴、竹鼓、竹葫芦丝等10余种竹乐器,堪称湖南一绝。特别是针对濒临失传、独具瑶族风情的打鼓堂庆盘王民族特色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积极申报,《打鼓堂.庆盘王》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为保护民族语言,编辑出版了《八峒瑶语》,让民族语言实现了由口头流传向文字记载的跨越。

  “我是土生土长的瑶族人,党委政府对瑶乡文化发展这么重视支持,我们瑶乡老百姓就更要有热情和活力。”远近闻名的瑶族文化爱好者、组织者杨永秀动情地说。杨大姐今年55岁,爱跳爱唱,熟悉热爱瑶族文化,每逢瑶族山歌节、庆盘王等活动,杨大姐从未落场,倾情倾力为瑶乡文化发展贡献力量。杨大姐告诉笔者,她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瑶族文化的传承人。

  为确保民俗文化世代相传,黄金瑶族乡非常注重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关爱,采取政策鼓励、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民间艺人通过带徒传艺和举办相关传习班等形式,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五年来,在陈孝友等2名瑶族文化传承人的传帮带下,已经确立了5名传承人后备人才队伍。特别是创新地把“瑶族山歌”、“瑶族传统体育—蹴球”等民族文化列入中小学教学内容,还编辑出版了瑶族语言教科书,并专门开设瑶语课程,对瑶语的生存发展,瑶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及瑶族文化的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通过举办大型文艺活动,打造以庆盘王、瑶乡山歌为代表民族文化的精美名片,极大丰富了瑶乡文化内涵。此外,该乡积极参加各类跨省市的文化交流活动,极大提高了瑶乡民族文化的知名度。

砥砺奋进的五年:倾力打造魅力新瑶乡—黄金瑶族乡发展纪实

  图为水稻梯田。

  绿色发展靓瑶山

  黄金乡境内山砂资源异常丰富。一些人为利益蠢蠢欲动,不惜铤而走险。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黄金乡党委、政府下定决心举全乡之力严整非法采洗砂,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近年来,黄金乡牢固树立“生态绿色”理念,以建成“美丽瑶乡”为目标,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

  持续推进环境整治。坚持以“突破难点、建设亮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以全民参与、破除陋习、示范带动、长效管理为抓手,采取集中治理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结合村情出台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聘请以组长为主的卫生监督员,建立以村为主的卫生监督队伍,落实了到村到组的奖罚机制。

  五年来,全乡共投入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经费60余万元,配备垃圾桶1000余个,建成垃圾焚烧炉6个,建成垃圾回收站1个,主要街道路段和各村统一添置垃圾清运车和环卫工具,乡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乡内整洁有序。

  加强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意识,围绕培育壮大特色绿色产业,统筹安排并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治理等工程。五年来,共植树造林4100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81%,瑶山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该乡党委书记罗先武充满信心地说:“瑶乡发展日新月异,亮点纷呈,接下来将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核心,以加快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立足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优势产业,挖掘民族文化,整合旅游资源,聚力脱贫攻坚,稳步提升瑶乡人民生活幸福感,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最新更新

最新排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