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坪村位于绥宁县李熙桥镇东部,东临武冈,南接城步,西、北与邻村罗家铺、塘玄湾、百家田、檀山庙接壤。因传古时有一只神羊从庙背山踏云而来,见此地风景秀丽,神羊留恋于此,久而不肯离去。此后村内风调雨顺,人才辈出,老百姓为感谢神羊的恩赐,遂为此地取名“黄羊坪”,后写作黄洋坪。
黄洋坪村院落图
概况
全村总人口352户,946人,其中少数民族696人,占总人口的73%,移民380余人(从1962年开始250人发展至今),占总人口55%。全村土地面积18068亩,其中水田668亩,旱地400亩;山林面积17000余亩(竹林占6000亩),有黄洋坪大院落、东西两大门院落、翁家院落、付栗山4个大院落。境内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属中亚热带山地型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热,冬少严寒,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集中在4-7月。年均气温13.5℃。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寒冻、冰雹等,以旱灾和水灾危害最大。主产水稻、玉米、金银花,林木主要有杉树、楠竹、杂木等,家禽以鸡、鸭、羊、牛为主。
人文历史
黄洋坪村开拓年代久远,自宋代始有人居住。深远的历史底蕴为黄洋坪村留下了许多古老建筑和文物及自然景观。古时村有东西两大门,东大门矗立一棵千年银杏古木,东西两大门处都有护村大碉堡(大跃进时期被毁),村内现仍留有近10座乾隆年间的“窨子屋”。抗日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黄埔军校武冈分校)曾迁移至此办学,如今其校舍仍然保存较好,并在山头留有站岗哨所,在与日军作战中,国民革命军大校孙承先在此英勇牺牲。受黄埔军校保家卫国自强不息精神的鼓舞,全村百姓抗战热情膨胀,被日本人连刺三刀而幸免于难的83岁老人李宗开便是当时村民的代表。
自然风光
被游人誉为 “邵阳张家界”的洛口山风景区就坐落在黄洋坪村境内。总面积50多平方公里,辖灵鹫峰、洛口溪、洛口湖三大景区等40多个风景小区,景色奇特,集峰、林、洞、桥、坝、湖、瀑布于一体,纳雄、险、奇、秀于一身。超凡脱俗的地质构造的形态,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思考,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诸多的智慧启迪。更是以山高谷深、湖碧涧幽、树奇水清闻名。
洛口山大坝为双曲拱坝,高51.5米,坝顶弧长126.4米,顶宽3.6米,底宽9米。若逢开闸,水从溢洪口飞流直泻,仿如一幅巨大的白布帘,声若雷鸣,音传十里。满谷水花四溅,闪烁着晶莹夺目的光彩。正如明朝张居正诗赞曰:“误疑瀛海翻琼浪,莫似银河倒碧流”。
洛口湖面积约20平方公里,水深澄碧,游鱼穿梭,湖中小岛星罗棋布,岛上林木茂密,周围翠峦环抱。站在坝上遥望洛口山,只见一行行纵横交错的怪石林立,如龙如象、如狮如虎,或蹲或卧,或俯或仰……,千姿百态,蔚为奇观。
雄、险、秀、奇之灵鹫峰
水深澄碧之洛口湖
巍峨壮观之双拱大坝
翠峦环抱之洛口山镜屏
悬崖峭壁之洛口山雷劈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优越的环境造就了黄洋坪村人才济济。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全村有大学生300余人,近总人口的⅓,几乎“家家大学生”,并有在政府、学校等部门任职人员60余人(其中处级干部3人)。其中代表人物有吉首大学校办主任李荣光、邵阳市海事局局长李荣莹、留美博士李宗照等。
经济环境
经济以农业为主,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3800元,粮食播种面积668亩,杂交水稻亩产450公斤,粮食总产300.6吨。畜牧业以猪、牛、羊家禽为主。生猪存栏100头,牛存栏60头,家禽存笼4500羽。渔业方面,有4户养鱼户,共20余亩鱼塘。农林业方面,金银花种植面积200余亩,林地17000亩,其中竹林面积6000余亩,已完成低改的竹林1500余亩,全村无荒山。村内存在大量的国家一级野生植物红豆杉群,其中数百年以上的红豆杉20多株,以及省二级野生保护植物青钱柳近百年的100多株。近5年内共完成竹林道建设15公里,为山林资源的开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积极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环境,更留下了丰厚的“绿色资源”,为村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黄洋坪在村村通水泥路的基础上,已基本实现组组通水泥路,1970年,完成“户户通电”工程,2012年已全面实现“户户通自来水”。现已实现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信号、网络覆盖全村。
自90年代起,村民住房逐步改善,由木结构和砖木结构坡屋顶楼房到砖混结构平屋顶楼房,再到砖混结构厅堂式套间楼房。到2014年,木构架房、红砖房30%左右,砖混结构楼房占70%,其中厅堂式套间占10%多;全村货车30辆,小车50辆,摩托车入户率95%;电视机入户率100 % ,电冰箱入户率 100 %,洗衣机入户率100%;每百户有移动电话127部;农业机械方面,耕田机40余台,收割机4台。
村有幼儿园1个,教师1名,学生20名。建好村级活动中心1个,村级卫生室1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95%,60岁以上的老人都按时领取养老金(2014年7月开始每月75元),享受农村低保的15户。
优越的环境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勤劳简朴的民风,奋发向上的精神,黄洋坪村将继续发挥优势,为全乡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