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加载中...

李熙桥镇人文风情地理系列(二)------塘玄湾村

添加时间:2017-07-12 09:34:28 来源: 绥宁新鲜事 浏览: 收藏本文
李熙桥镇人文风情地理系列(二)------塘玄湾村

  塘玄湾村地处李熙桥镇中部,东与洛口山村搭界,南接白玉村,西、北与陈家村毗邻。塘玄湾村因其地形特点而命名。此地大院中心三口大水塘成“品”字形分布,是为名之“塘”,南西北三面诸峰并起,将山脚围成“弓”字形,与东面“一”字形笔直大小山岭相抱宛如一把上古弓弦,因而名之“玄”,院周一条弯弯小河环绕是为名之“湾”,因此总称塘玄湾。

  全村总人口310户,1289人,其中少数民族910人,占总人口的70 %;移民200人,占总人口16%。全村土地面积14561亩,其中水田981亩,旱地480亩,山林面积13100亩。含付家大院、刘家大院、上蔡坪、下蔡坪4个自然院落,其中以付家、刘家两大院落最大。地势南高北低,属中亚热带山地型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热,冬少严寒,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集中在4-7月。年均气温15.5℃。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寒冻、冰雹等,以旱灾和水灾危害最大。

  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民人均收入3800元。2014年粮食播种面积981亩,杂交水稻亩产450公斤,粮食总产441.5吨。畜牧业以猪、牛、鸡、鸭等家禽为主。生猪存栏100余头,牛存栏20余头,家禽存笼3000余羽。旱地480亩,主要以蔬菜、大豆、玉米、高粱、花生为主。林业方面,林地13100亩,其中竹林面积4600亩。林内以自然生长松、杉、竹为主。杂木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香叶楠、竹叶楠、红椆、细椆、香樟、香椿、梓木、等珍贵用材林。现利用空坪隙地栽种银杏树87亩,红豆杉幼苗5亩。有森林储蓄量约14000余立方,森林覆盖率80%以上。

  塘玄湾村开拓年代久远,据载自元末始有人住,明初刘氏与付氏先祖先后来到塘玄湾。付氏先祖付道衮为明朝开国大将付友德之孙,因此村中武风较盛。清末有武秀才付凤翔,近代付庚申因拳术精湛被县领导及爱武人士拜访。

  悠久的历史,尚武爱国的风气为村里留下了许多与“武”相关的古建筑。村中大院处有三十六块碔砆石(现已损坏),象征古时兵法三十六计,院大门两边曾有石联“军坚不改,志定无移”。刘氏及付氏祠堂内均有武将雕像。崇武教严的风气造就了塘玄湾村人才济济,古有明朝国学生刘氏三世祖刘永昔,清朝云南浪穹县知县付正心,当代有湘雅附二医学院教授陶光实等。近10年培养大学生20余人。

  自80年代起,劳务输出人员不断增加,倍增的收入给全村基础建设带来了保障。全村设卫生室1个,村活动室1座。有大型机械挖土机3台,铲车2台,收割机4台,全村有私家车30余辆,货车7辆,摩托入户率80%。村民住房逐步改善,由木构架板房改为砖木结构小洋楼,再发展为钢筋混凝立柱平顶房,现砖房近90%,且已有许多农村式别墅隐于绿荫间。彩电入户率100%,无绳电话入户80%,电冰箱入户率60%以上,热水器、太阳能入户率10% 以上,自来水入户率100%,耕田机入户率90%,农村社会养老95%,农村合作医疗入户率98%。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最新更新

最新排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