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加载中...

邵阳地名漫谈之二:释夫夷 说都梁

添加时间:2017-07-01 18:19:03 来源:撰稿: 尹敬中 浏览: 收藏本文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今邵阳市置夫夷、都梁两侯国,侯王分别是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义、刘遂。侯国为什么取这么两个怪名称,夫夷、都梁是啥意思?一直是个谜。

  先说夫夷。

  原来资水得名之前叫“夫水”,道光《西延迭志》曰:“资水旧名夫水,即九江(洞庭湖——抄者注,下同)之一”。为什么叫夫水?原来资水得名之前,两岸有扶氏部落居住,故资水之前叫“夫水”。其后,东汉立“夫夷县”,东晋改“扶县”,南梁改“扶阳县”,南陈称“扶夷县”,都脱离不了“扶”字。道光《宝庆府志·大政纪》有关于“扶”姓的记载:“(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梅山峒左甲首领扶汉阳、右甲首领顿汉凌寇略边界……”至今,新化县有扶姓4487人(见1996年《新化县志》),隆回县有扶姓83人(2008年《隆回县志》)。所以“夫夷”即是“夫水之旁夷人”的意思。这里以水名夷,就像后来的“梅山蛮”以山名蛮一样。夫夷侯国当时立在今邵阳县小溪市乡梅州村,其地在邵阳县双江口以下5里资江干流旁。直到梁武帝中大通三年(531)扶阳县移治今新宁县金城,南陈复名扶夷县,流经今新宁的资水南源也因此叫“夫夷水”。

  再说都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县(都梁县,东汉立)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称兰为都梁,山因此号,县受名焉。”这段话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当地土人呼兰草为都梁,若无《水经注》的解释,人们无法从字面上理解都梁的含义。其实,都梁是个倒装词,即梁都的意思;梁都之山叫都梁山,都梁山之草叫都梁草。都梁草“绿叶紫茎”,其实就是蓼兰,俗名蓼腊叶,学名竹叶蓼,资江流域遍地都是,故资江的支流有蓼水,地名有毓兰。

  据湖南历史学者何光岳考证,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南也有“都梁”的地名,此地春秋时为东夷族所在地,建有梁、徐等国,后均被楚国灭亡。“梁人和虎夷有一支分别南迁到湖南武冈的都梁和新宁的夫夷水”(何光岳《都梁文抄今编·都梁考》)。可见都梁之名是夷人迁徙而从江苏带到了邵阳。结合夫水、夫夷的解释,可见夷人早于汉人迁入资江流域。至于为什么要用“倒装”地名,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最新更新

最新排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