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加载中...

邵阳地名畅谈之一:资江,因资姓而得名

添加时间:2017-07-01 18:16:31 来源:撰稿:尹敬中 浏览: 收藏本文

  资江是邵阳人的母亲河,关于她的历史,邵阳人都很想知道。资江是因何得名的,是何时得名的?却一直是个谜。笔者在《邵阳地名源流》(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中曾以“资江得名之谜”为题做过探讨,总结出时人的两种说法:一是资江因“蚩尤”得名,因“蚩”与“资”同音;一是因“资”姓得名。由于当时手头缺乏资料,只能让两种说法并存。

  今年笔者撰写《邵阳姓氏由来》一书,在湖南古代史专家何光岳先生的皇皇巨著《中华姓氏源流史》中找到这样一条资料:“资氏,《元和姓纂》:资氏,黄帝之后,食采益州资中(今四川资中县),因以为氏。《广韵》及《姓氏急就篇》皆引《风俗通》《古今姓氏书辩证》资氏,谨案:今蜀有资州,即古资中地。湖南有资水,即古资人曾由四川资中南迁于此而得名,资兴县则以资氏多聚居于此而得名。”这段话明白告诉我们,资氏为黄帝之后,以食采之地“资”为姓,四川因而有资中县(位于沱江中游)、资阳县(位于沱江北)。又有《资中赋》云:“天道玄黄,太古洪荒。尧之九子,大名曰资,受命于蜀江排洪治水,封赐于蜀土繁衍生息。封地山若磐石,名曰资山;水似游龙,号称资水。资子居邑于资水中游,汉建县署名资中。”再看《资阳市建置沿革》:“西汉时设资中县。北周时因县城在资水(今沱江)之北,故称资阳县”。这样看来,四川沱江古代也叫资水。四川是资氏得姓之地,资山、资水首先得名于四川,则湖南的资水,由资氏迁徙而得名的结论是合符逻辑的。

  资人是何时从四川资中南迁到湖南资江流域的?《姓氏源流史》没有说。这可以从湖南资水的得名年代推算出来。从我国著名史地学开创者谭其骧先生的《长水集·鄂君启节铭文释地》中看到,资水之名第一次出现在战国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所制“鄂君启节”的青铜器铭文中(1957年出土于安徽寿县),铭文共165字,是介绍楚国的水路交通的,其中有“入资、沅、澧、油”一句。这说明资水得名至今已有2338年历史了,换言之,在两千三百多年前,资水流域已归入楚国的版图。谭先生分析说:“入资入沅入澧入油应各为一路。其时这几条水的沿岸可能尚无较大城邑,故铭文但言入某水而不言庚某地(引自《长水集》)”。也就是说,当时入资江流域的楚人还很少,还没有形成益阳、邵阳这样的城邑。

  以姓氏名地是我国地名来源的一大特色。这之前,“资水”曾叫“扶水”,也是因扶姓得名。笔者将在《扶,一个古老而稀见的姓氏》中再述。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最新更新

最新排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