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加载中...

从宝庆会馆到湘商崛起

添加时间:2017-07-15 15:40:48 来源:99艺萃 作者:hongjiang 浏览: 收藏本文


  洪江古商城牌坊

  近代以来,因为军事和政治上的功绩太过辉煌,湖南人在商业上的成就似乎相形见绌,以至于有人说“湖南人只会打仗从政,而不善于经商”。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不用说曾左发动的“洋务运动”开启了真正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含量的近代工业,即使从传统商业的角度来看,湖南也历来就是一块不可忽视的商贾重地。凡有互通有无之需,凡在交通便利之地,无不留下人类经商的足迹。湖南这个中部大省和交通要道扮演了传统商业的重要角色。

  在湖南的西南部,轻轻拂去历史的尘埃,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使一座沉睡了500多年的明清古商城,再现当年“湘西明珠”的神奇光彩。这就是有着“中国第一古商城”美誉的洪江古商城。

  作为中国“水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洪江古商城是中国明清工商业高度发展的历史缩影,是中国内陆资本主义萌芽形态完好保存至今的活化石。自明嘉、隆年间起,地处西南门户位置的洪江古商城,借其“商贾骈集,货财辐辏,万屋鳞次,帆樯云集”的水运交通便利,吸引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商贾和流寓之人纷至沓来,逐步发展成为滇、黔、桂、湘、蜀五省地区的物质集散地,大西南的物质吐吞枢纽、金融中心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称为“五省通衢”。明清以后,这里先后拥有15家钱庄、7家银行、17家报社、8大油号、十大会馆、44个经商码头。一座古商城千年的繁华,见证了湖南千年商业经济的发展轨迹。

  今天,洪江古商城内还有“宝庆会馆”遗址。“宝庆”就是现在的湖南邵阳,以“宝庆会馆”等为首的“十大会馆”统领商界,当时在承担经济组织职能的同时,还兼有政权组织的作用,可看作现代商会的源头。



  宝庆会馆正门牌坊旧址

  宝庆会馆又名太平宫,亦称武宝馆,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曾名盛南郡,系宝庆府同乡会馆。会馆由宝庆府所属的邵阳、新宁、武岗、城步、新化等商人共同修建。属于洪江十大会馆之一。

  宝庆处于资水和邵水交汇的地方。在资水这条神秘的河流上,资江商贾曾利用一种“毛板船”的水上运输工具,征服水流湍急、礁多滩险,一路北上,源源不断地把竹木、煤炭、土纸、茶叶、桐油、生漆、生铁和锑矿等物产运到武汉,最后将“毛板船”拆作木料与货物一同卖掉。这样既节约了造船成本,又省去了返程时逆水行舟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效益,获得了更多的利润空间。

  就凭着这种敢于拼搏和征服险阻的精神,以及丰富的航运经验,资江的商人们在汉口开创了一片天地,建立了威震长江的宝庆码头!

  在汉口众多码头中,宝庆头码位置最好、面积最广、势力最强、货物吞吐量最大,是人气财气最旺的一座码头!老武汉人都知道:汉口这座国际化商业城市,是从一条叫“汉正街”的街发展起来的;而汉正街,又是在宝庆码头的基础上形成的。今汉正街上绝大多数老居民,都是湖南宝庆人的后代。

  洪江古商城和宝庆码头,可以说是湖南人利用内陆河经商的典范,也证明了湖南人的经商头脑。



  宝庆会馆正门牌坊旧址

  同样,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长沙,历来是商贾云集、货达四海之地,绵延千年的商业历史,给这座古城留下了许多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字号商铺。

  “一走二三里,茶园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品茶。”“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这些广为流传的歌谣唱出了长沙老字号昔日的繁华与魅力。

  岁月悠悠,百年的炉火铸就了长沙老字号闪光的金匾。2006年10月,商务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中华老字号”,长沙市9家知名企业榜上有名。分别是由民众集资于一七四七年创办的火宫殿、于一九零四年创办的玉楼东、由江苏人劳澄于一六零五年创办的九芝堂、由长沙人杨心田于一八九四年创办的杨裕兴、由时任湖南巡抚蒋溥取名创办于一七四三年的又一村、以朱振三为首的五个股东于一九四六年创办的凯旋门、于一六一八年创办的老杨明远、由江苏人董玉和于一六四九年创办的玉和酿造、由长沙人饶菊生于一九一五年创办的九如斋。

  世事变易,斗转星移,但百年不变的是品牌。如今,长沙老字号正在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价值,按照大众化、大品牌、大连锁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以求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从洪江古商城到长沙百年老字号,充分展现了湖南的传统商业风貌。它作为一条线,区别于曾左开创的近代工业文明之路,为湖南的传统商业奠定了厚实的根基。

宝庆会馆旧址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最新更新

最新排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