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地处雪峰山脉与南岭山脉之间,属丘陵地带,是通往广西和贵州的的重要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湖南和平解放,但武冈仍控制在国民党军队的手中,49年春武冈突然增驻了 两个团的兵力。一个杂牌军叫什么保安团,一个是嫡系部队的358团,团长苏治刚是武冈花桥人,他被打垮得只剩下一个营的兵力,是跑回来招兵扩编的。另外则还有一个所谓的县大队是地方武装,那是在城边活动的一股土匪招安而成的,为首的叫谢光明。武冈城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城墙的东南方隔着一条大河叫赧水,西边是一遍开阔地,只有西北边是山坡地,是最好进攻的方向. 国民党军队的布防向来是这样的,杂牌军守危险的地方,自然就是保安团守西北边了。
军队多了的同时,外地人似乎也多了很多,耍猴的,唱小曲的,还有卖北方小吃的。说是共产党来了先遣队,七月间杀了个人,从旧看守所〈大家都喊作杨家词堂〉推出来,虽是五花大绑,被插上了死囚标,经由南正街过水南桥到南门外的易家坪刑场去的一路上,竟然有板有眼地大唱着京剧,听说被杀的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到还真有共产党员的气节,人门称赞不已。
军队多了,气芬就显得紧张,再加上外地人一多,社会上就比较乱,帮会就活跃起来了,说是碰到什么困难,只要打出暗号,对上暗语,同帮派的人就会主动出来帮你,在人人都感到自危的时节,有不少人就入了帮会。帮会发展得很快,主要是青帮和红帮,另外就还有个以城里人为主要对象的小帮派,就是以以谢光明为首的所谓〈双中〉帮。帮会的活动很猖獗,猖狂到竟敢在城内打抢,有个叫余老三的人,就在辕门口闹市区不远的地方,趁着天傍黑的时候,抢了一个织匠师傅的一它洋纱〈就是棉纱〉。另一派就闹得很害,结果是硬逼着他们本派按所谓派规把那个人处决了,闹得是滿城风雨。帮派之间的斗争是很激烈的,那年春夏之间,红帮的头子谢兴元竟在新宁县靠近武冈一个叫做白马田的地方被人暗杀了,红帮就借此放在河滩坪大办丧事,以显示自已的势力,凡是红帮的人都要去上香,出殡那天,他本帮的人加上看热闹的,几乎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搞得人心惶惶。
那段时节的人心是惶恐的,国民党对消息封锁得很严,武冈比较闭塞,也很少有其它消息来源,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长沙已经和平解放,解放军已经临近武冈,只是一种〈 山雨欲来风満楼〉的感觉。农历八月十四的下午,
城门突然就被关起来了,乡下的农民出不去,下了乡的城里人也进不来了,人们急得一团糟,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亊,变得诚惶诚恐。第二天是中秋节,又不得不把城门打开了。人们已经知道情况不好,出城的急忙出城,进城急忙进城,甚至出现了拥挤。没多久,城门又关了,还有些未能出得去进得来的,只好呆呆地等在城门边。直等到下午,城门才又开了一下,把等在城门边的人放走以后,城门就马上又关了。第二天一早就开始往城门洞里堆土了,那时的城楼已只有门而没有闸了〈门是用木材直着做的,而闸是用木材橫排做的〉门洞里堆了一个多人高的土,是不可能轻易就打开了。十六,十七,十八三天,驻城的部队又在街头巷尾用砂袋構筑了工事,大有要进行巷战的意思。城里并没有什么枪声,还有部分人在试着做生意,乡里人不进城,就没有什么生意,早早地也就关铺门了。而大部分人都在考虑如何防患流弹伤人,于是就有人在家里用桌椅拼起来,用棉被衣物等堆在上面当掩体,以便人躱到底下。乡里人不进城,市面上肉食蔬菜很紧俏,当然也就物价飞涨了。国民党的票子,什么银元劵,金元劵是一倒再倒,到临近解放,纸币根本就没人要,市面上已倒退到只用银元和铜币。这几天城里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动静,气芬却很紧张,听说国民党白崇禧从广西调了两个团的兵力来支援武冈,已到了城外,在离城不远的东南方黑土岭打起来了,城里确实也听到了激烈的枪炮声,天上也曾出现过信号弹,夜间也还出现过照明弹,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农历八月十九日上午大概是九点钟开始,一连三声炮响,几乎是同时,天上出现了信号弹,紧接着是密集的枪炮声,攻城开始了。第一炮落在了老南门的宣风楼上,宣风楼被打掉了一角,第二炮据说是落到伪县政府门口了,这炮还打得真准呢。没隔多长时间,大约四十多分钟吧,就听外面街上有人喊《进城了》,究竟什么进城了,都喊不清楚,也並没有发生巷战。接着很快就有了《开门,开门,》很急促的叫声,是解放军开始进行搜查了,打开门,是荷枪实弹且枪上装有刺刀的解放军战士,也并不询问什么,只是用目光搜寻旮旯里的一些僻静处,这样一连三四遍,就没再来人了。这期间,天上传来了飞机的叫声,並曾听到一声巨响,都以为是飞机丢了炸弹,其实不是,国民党来的是侦察机,而响声是易恒春的铺子太大了,叫不开门,就用炸药包將其炸开了。门虽都被叫开了,却不敢大打开,从门缝里往外瞧,街上已经在处理俘虏了,被俘的人站成一排,样子非常狼狈,衣着极不整齐,有临时套上了老百姓衣服的,甚至有穿了女人衣服的。一位解放军,大概是军官在遂个地问话,问什么当然听不见,只见那些人被分成了两股,一股是留在旁边,另一股则是到不远处的一张桌子边去领钱,大概是打发回家的,那么留下的就可能是准备参加解放军的了。只可惜没抓到伪团长苏治刚,说是化妆成老百姓给跑掉了。还有所谓县大队的那个谢光明,到是抓获了的,却由帮会找人出面给取保释放了 ,谢光明逃出城里以后,就又上山为匪去了。当时地上到处都散落了不少的枪械子弹,暂时也没人管。街上安静些了,开始有人打开了铺门,更有大胆的就想上街去看热闹,但是过不去,街上还在戒严。这段时间也不长,街上在稍加清理后,戒严马上就解除了,还不到中午基本上就都恢复了正常,解放军处理事情还真快。这时的街上已贴了不少《欢迎解放军进城》和《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而且城门也已经被推开了一条缝,能够容纳单个的人进出了,这么快,又没人去挑土,不知怎么就被推开了。武冈解放了,而这一天是十月十日 ,正巧是国民党的双十国庆节。
整个解放武冈的战斗是激烈的,不仅城外打了阵地战,最后又还打了攻城战,攻城是从城西北角的大炮台那边用梯子硬爬上来的,肯定牺牲了不少的人,后来的高中一年级的语文教科书里有篇课文,叫《永远不倒的红旗》,写的就是攻武冈城的情况。武冈有坚固的城墙,城里还有两个团的兵力,情况就可想而知了。过后从掩埋烈士的墓碑来看,担任攻城主要任务的部队是〈天津支队〉,他们的政委都牺牲了。打扫战场的时候,被丢弃的武器都被集中到洞天小学〈洞天宫〉和龙城小学〈上湘宫〉戏台前的天井里,多得都几乎堆不下了,那样的堆在那里,场面壮观得很。大炮没法集中到城里,就放在东门外,后来又被拉到了皇城坪,好几门远射程炮呢,炮身好长,口径好大的,武冈人可是从未见过。这些炮被国民党军队拉到武冈,可能根本就未进入过阵地。武冈的解放是场不小的战争,〈解放战争史里也曾写给了有〉攻城只在大炮台那里毁坏了一些城墙上的砖垛子,城墙没有垮,城内的民房也没有损坏,竟然没听到死伤了老百姓。
武冈解放了,经历了这么大一场变迁,居然第二天就一切本正常了。紧接着就是解放军进军广西,武冈是通往广西的要道,从武冈经新宁到广西是在抗日战争后期就修有战备公路,大量的军队要进广西,也可能是为解决给养问题,选择了从武冈城里通过。部队从高沙来,〈那时还没有洞口县的设置〉,进水西门经南正街出南门走三里亭去新宁,那是一批接一批,不分昼夜,川流不息地过,也不知有多少人,过了一连好几天都没停过。部队的服装和武器却不整齐,有扛三八大盖的,有拿美式冲锋枪,卡宾枪的,其中甚至还有不少是穿着国民党军队服装和戴关美国钢盔,那些可能是才参加解放军的。部队中也有骡马驮着大炮,一只马驮炮身,一只马驮炮座,都是高大的蒙古马和骡子,也是武冈从未见过的。部队连日连夜的赶路,可能是一个团一个团的换下来休息,即从大队伍中抽出来,休息一定时间后又揷进去跟着继续走。睡觉就在路边的老百姓家里,有的甚至根本就是在老百姓的屋檐下,走的时候还会打扫得干净利落,做到了秋毫不犯。吃饭则是以连为单位埋锅造饭,吃完饭又揷进去继续走,总之是不间断的。大军经过期间,天上来过两次飞机,並没有丢炸弹,可能是国民党的侦察机。部队里一般士兵身上都背着米袋子,但还是在通过保甲长来向商家征集糧草,给付的都是银元,也是十分公平的。每个部队都有文艺宣传队,在街口或路边稍宽的地方,就进行演出,有打倒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活报剧,也有反映解放区生活的小演唱,如〈小放牛〉,〈兄妹开荒〉等等,生动活泼,很受老百姓欢迎。还有说快板书的在一边给部队解乏和加油。另外则还有提着白漿桶在空白墻壁上书写大字标语,诸如〈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等等。宣传工作那是到了家的。
大部队过后,就在开始筹备庆祝武冈解放的大会,城门和街上的十字路口,都埋了条子树再扎上松柏枝,做成牌楼贴上会标和大幅的标语,表示庆祝。庆祝会的时间选在11月7日那一天,与苏联十月革命节同时庆祝,大会是上午放在皇城坪里开,还在老南门西边的城墙上用大炮放了礼炮, 像是二十一响,並且还重新補了部队的入城仪式和进行了阅兵,非常热闹。那段时间的晚上,有部队的文工团在城里的三义宫里进行演出,演出〈刘胡兰〉,〈白毛女〉等革命歌剧,是既好听而又感动人,宣传效果极好。
庆祝会开过后,接着是剿匪和镇压反革命。很快就要过春节了,为了打击反革命的嚣张气焰,赶在春节前处决了一批民愤极大的首恶分子,包刮有前武陵镇镇长刘镇国和一些帮会的头子等,一次三十二个,就枪毙在东门外车站前面的稻田里,正是大雪天,地上是一片白,鲜血染在白雪上,可谓红白分明,那批尸体被暴尸三天,横七竖八地摆在那里,也是怪难看的。刚解放时,有不少解放前有劣迹的人,都都跑到绥宁当土匪去了,因为那里靠近广西,历来土匪比较多,对那些罪行较大的土匪,抓获回来是该枪毙的,于是又一次枪毙了二十四个在东水闸前的砂滩上,就是穿城河与南门河的交汇处。原来就是是土匪头孒的谢光明到是没有上绥宁去,而是跑到乡下继续为匪去了,但很快就被抓住,放在皇城坪开了公审会后,就枪毙在河滩坪了。可惜当时为了剿匪,怕云山的古寺窝藏土匪,竟把云山的古寺庙给烧毁了。谢光明在土匪当中还不算是大的,武冈最大的土匪是张云卿,在湘西南是有了名的,他的的活动范围很大,消灭张云卿到还確实费了些时日,他东躲西藏,到50年冬,才被击毙在一个小山洞里,说是那个山洞的入口处很狹小,连尸体也拖不出来,最后只好砍了他的头和一双手臂的下半节来示众,张云卿的头和手被挂在三牌楼和城门的牌楼上,让人们来识别,那是正月初的大冷天,天下毛毛雨,那个头颅和手臂被雨淋得惨白,难看得很。土匪被消灭以后,人心大安,人们开始安居乐业,一切也都趋向正常了。
〈写作的人作者:苏山,1939年生,住南门口,这是以点代面从一个老百姓的角度来反映武冈的解放战争〉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