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加载中...

隆回县吉牧种猪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吉书

添加时间:2017-06-22 09:34:35 来源:撰稿:曾振华 浏览: 收藏本文

  10月1日王吉书作为当代农民企业家代表在钓鱼台国宾馆参加第三届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杰出贡献人物暨国庆庆典开幕式及优秀事迹报告会,晚上参加了闭幕式招待宴会暨文艺晚会。

  王吉书 ,男,现年41岁,中专文化,系湖南省隆回县七江乡民营企业家,创办了湖南省隆回县吉牧种猪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猪养殖和种猪繁育的大型综合性养猪场。位于隆回县七江乡县原种场,现有员工26人,其中技术人员12人,取得中级职称的8人,有副高职称的2人。猪场始建于1993年,承包七江乡县原种场土地62.6亩,2003年成立种猪场,2011年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2008年经县畜牧局、县发改局批准为“隆回县大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基地”,被市畜牧局确定为“邵阳市生猪标准化示范场”,是湖南省养猪协会理事单位,2011年被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邵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5年3月16日吉牧实业发展种猪场更名为吉牧种猪发展有限公司,设有场部总经理办公室、养殖科、供销科、人事科、财务科、畜医室、消毒室、水电机械师室、更衣室、仓库、沼气室、饲料加工室、饲料保管室、科学排污池、饲养员宿舍、过磅处、装猪台等部门,实施科学流程管理。他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责。

  猪舍下层,全部建成封闭式“排污粪池”,污水直流沼气池,具有最佳防污条件。猪场现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生猪存栏量2600头,年出栏生猪6000头,产值1200万元,建有现代钢管高床式猪舍分娩栏、保育栏430个,育成栏660个,母猪限位栏600个,仔猪保温保湿箱220个,有湿帘及喷雾设施34套,配套建成了现代防寒防署及通风换气设施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其饲料加工车间及饲料仓库和饮用水、用电等基础设施均符合国家标准。

  吉牧种猪发展有限公司是全县建场最早的一个现代化种猪和商品猪生产基地。主要生长大杂、大长杂种母猪及商品猪,年引进祖代、父母代化质种母猪200头,常年存栏能繁母猪 350头,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使用现代化的生猪生态养殖及健康技术、分阶段饲养技术及人工授精技术,接受技术培训,提高饲料水平,发展精品养殖。一是优化品种, 总经理王吉书亲自去湘潭正大、深圳平台、深圳中山种猪场选购能繁殖的优质母猪;二是杜绝使用违禁药物,对畜医、饲养员严格进行教育,杜绝使用违禁药物,提高猪内安全系数;三是选购优质正宗饲料,严禁使用低价劣质饲料,保证猪肉质量;四是不断提高养殖技术。王总先后3次参加湘潭正大及深圳中山举办的饲养技术培训班学习,继续发扬“五心”及“三个一样”的饲养作风,即“决心十信心+耐心+恒心,再+细心”,把“母猪当妻子一样看待,把公猪当老公一样看待、把仔猪当儿子一样看待”,提高饲养质量,使猪场获得了良好的效益。由于健全了生猪饲养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了生猪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及养殖档案、生产过程信息化等管理措施,猪场建场21年来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创造了我县生猪规模养殖的典范。猪场坚持“客户第一、质量第一和信誉第一”的原则,严格投入品管理,杜绝使用违禁兽荮及饲料添加剂,产品达到了无公害禽产品要求。依法获得了《动物防疫合格证》和《种畜食生产许可证》,常年为养殖专业户免费提供科技咨询服务,为全县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深受广大生猪养殖户的好评。

  总经理王吉书是个有中专文凭、但不善言谈的农民企业家,他认为,养猪是一门学问,根据养猪业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方针是:

  1、推动养猪业以持续、优质、高效的“绿色食品”为特征向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合一集约化农业技术发展。

  2、切实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

  3、以生态养殖模式,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安全优质生产。

  4、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稳定生猪市场供应。

  有了发展设想,还得有具体的工作措施,王总制定、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养猪的道路。王总是个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他学习科学发展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发展观具体落实到养猪场中,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养猪场实行人畜分离,工作人员进入场内严格进行消毒处理,穿统一工作服上班,猪圈每天冲洗两次,严格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他在每个猪圈中安装了现代化的供水设施,肉猪口渴了,只要将嘴伸进安装在猪圈中特制的水龙头,就能自行喝水。

  “对牛弹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我们的农民企业家王吉书却十分相信音乐对生猪成长的特殊作用。他在猪场安装了喇叭,每天定期播放欢快轻松休闲的轻音乐,“对猪弹琴”,让每头猪在一个欢快的环境中成长,加快长肉速度,这是王吉书的一大发明。

  与此同时,重视科学配种。他不惜重金,从深圳等地高价采购回两头“乌鲁克”公猪进行,加上原有的良种公猪,现有存栏公猪,头头都高大威猛无比。为做到让母猪多产小猪,他特别讲究公母猪交配受孕的最佳时机。经多次研究分析,选定了母猪发情后的5小时内为交配的最佳时效。经摸索试验,他存栏的一头母猪创造了一次产小猪23头的最高纪录!

  其次,对猪饲料的投放也很讲究,大猪每天喂两顿,小猪每天喂三顿,并做到定时喂养,天天如此。在饲料方面,王总研制出饲料添加剂,用饲料粉碎机自行生产,并经过反复试验,饲料添加剂对促进肉猪快速生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认真做好技术把关工作,把防疫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王总亲自担任防疫兽医一职,每一头猪从出生到销售要打两次预防针,6种疫苗,并对猪栏进行定期消毒。

  第四,规范内部管理,设置了与现代化大型养猪志相适应的机构。

  第五,做到立体养殖,生态发展,科学利用有关资源。王总对科学发展观有其独特的见解,他思考问题也比别人多出一个心眼。他在养猪场旁边配套有一个4亩面积的鱼塘,利用猪粪喂鱼。鱼塘除养鱼外,还养殖数百头鸭鹅,实现了立体养殖。现在又根据猪场全面建成后粪便日排量达到8750公斤的情况,计划增建一个沼气发电项站,充分利用猪粪发展沼气进行发电。

  王总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场内撰写了两副长联;将《规模养猪场动物防疫管理制度》及各部门的工作制度、职责打印张贴上墙;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政治学习。

  上述工作方法和举措,为吉牧种猪发展有限公司的成功,为企业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施惠勿念,受恩勿忘。”这是朱伯庐先生的人生格言。其意旨,就是对人赐予点点好处,帮了一点点小忙,不可沾沾自得,希望有所回馈。但自己受到人家或社会一点点小惠,就要时刻不忘,“滴水之恩,要涌泉以报。”

  总经理王吉书心想,自己之所以有今天,全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得益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得益于各界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协作。自己富了,应该有所回报。

  2007年,七冲乡南冲村村民李国川,在购买猪种途中遭遇严重车祸,王总主动捐助2.8万元,挽救其生命脱险。

  为公益事业献爱心。王吉书一贯乐于捐助公益事业,多年来,为修建学校,关爱孤寡老人等公益事业捐资1万余元。

  王吉书有一颗爱心。村里修路,他带头捐款5000元,由村至养猪场的2公里公路,他负责全部费用;他还出资供养了1名80多岁的五保老人,使老人安享晚年。

  为进一步加速猪场现代化建设步伐,建成县内一流的现代生猪养殖产业园,经报县发改局、县农村能源局及县畜牧局批准,投资326万元,修建大型沼气工程一处600立方米,日处理猪粪尿120吨,产沼气200立方米,同时利用沼渣生产固态有机肥50吨,年发电量达10万度。可帮助周边近十个猪场完成猪粪环保达标处理,成为我县第一个种猪龙头企业帮扶带动的典范。

  一家民办的山村养猪场,能够将科学发展观运用、实践得如此生动活泼,使之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这不能不佩服种猪场主人王吉书的胆识和开拓进取精神。

  这就是一个农民企业家的真实故事。

  这就是10亿中国农民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一个缩影。

  好样的,王吉书!好样的,小山村里的大型养猪场。

  在历史的新时期,愿你更上一层楼,再创辉煌!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最新更新

最新排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