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加载中...

绥宁历史人物之龙有光

添加时间:2017-10-07 14:15:44 来源:陶永灿 浏览: 收藏本文

  龙有光

  龙有光(1909~1970),又名龙绍昆、龙干、石泠潭(十灵丹)。苗族,芷田里珠木山(今属关峡苗族乡)人。1937年考入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经袁子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儿童团指导员。1934年担任县立第三小学(在武阳)校长。1937年,中共地下党员于益之、于刚(一名陈泽民)先后抵达绥宁县开展抗日救亡活动,龙有光动员师生组织抗日宣传队。

  冬,龙有光潜往贵阳,与中共黔北地下组织取得联系,1940年入党,任黔北片特委书记。1941年因身份暴露转赴重庆,在重庆经济事务考察委员会做党的地下工作。于益之被捕后,龙有光受南方局派遣,前往云南省开展工作。1942年到达昆明,未能同中共云南省工作委员会联系,便与妻安燕群赴滇中元永盐矿以开满堂春饭店作掩护,独立开展工矿和少数民族的群众工作,后被国民党地方当局怀疑而被辞退。

  1949年7月,龙有光任滇北地方工作团教导员,继任禄(劝)武(定)禄(丰)罗(次)游击大队副书记和滇北特别支部委员。后参加解放禄丰、禄劝、广通、远谋、谋定等县城的战斗。1949年云南宣布起义,龙被滇北地委派往一平浪盐煤厂任军代表和特委书记,组织生产,保矿保税,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进。1950年3月,龙有光被省军管会司令员陈赓任命为一平浪盐煤厂军管会总军代表;4月,指挥平定了波及两县的元永矿区总区税军暴乱。盐场和煤矿分设后,龙有光任干海子煤矿矿长兼一平浪盐场场长、元平工矿区总支委员。1953年,他将矿产资源收归国有,动员63户个体生产者组成合作社,并帮助他们改进制盐技术,迅速扭转了滇西缺盐的被动局面,受到省政府嘉奖。1954年2月,主持兴建全州第一座100千瓦水力发电站。龙有光大胆进行管理改革,订出一系列规章制度,仅6年时间,便把乔后盐场改造成国营现代企业。1959年冬,龙调任大理州第二工业局副局长。1962年下放到下关市化工厂任厂长。“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大理州第一个“大叛徒大特务”, 1970年6月10日含冤去世。

  1979年,中共大理州委为其平反昭雪。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最新更新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