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仙桥很老,老得数不出年纪。桥下芳草依依,垂柳抚岸,两边的峡谷的绿树青竹倒影在河流中,遇仙桥犹如嵌入自然青绿色中的一点红,构成了一副秀美绝伦的风景。
遇仙桥是一座单拱石桥,石桥全由丹霞石筑成,高8.5米,宽4.5米。阳光下的遇仙桥闪闪发亮,桥身红透,犹如天边优美的一道虹,横跨在崀笏河上,散发着丹霞石桥的独特魅力。遇仙桥本连接着新宁县城和崀山的要道,后因新公路的修建改道,渐渐废弃,不与行人,隐没于乡间一隅,它虚灵空幻,犹如一个站在峡谷的仙子,等待着无数人,由此进入峡谷深处的人间仙境。
上桥的道路已经找不到,只能沿着崀山景区边的公路下到河边的绿地,再由绿地踏上遇仙桥。我趟着杂草,拨开带刺的树枝,踏着台阶慢慢得走上桥面。桥的台阶有10级,代表十全十美。桥面由长条丹霞石排列砌筑而成,石块表面粗糙,桥栏也由两块简单长石块组成,展现出一种简单粗犷的乡野风范。在桥上伫立着,听着桥下湍急地流水声,被树木花草簇拥着,呼吸着穿透灵魂的空气,在山水自然中,心旷神怡,惬意悠然。桥身石缝中长着细长细长高高低低的小草,它们像是给老桥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年年岁岁的陪伴着桥梁守护着这一片山山水水。
遇仙桥虽然不大却蕴含着许多沧桑和传奇。据传,新宁清末名臣刘坤一,早年家贫,且为人正直,孝敬父母,颇具声名。一日刘坤一帮地主放牛,因贪玩迷失方向,走入崀山峡谷里,见一凉亭便在凉亭小坐,不知不觉中竟然进入梦中。梦中刘坤一见银丝白发长胡子老人沿桥亭往前走,刘坤一遂跟走。走不远便上一石拱桥,走上桥面,老人忽然转身问刘坤一为何跟他,刘坤一慌忙作揖行礼说:“见长者独自行走,恐有闪失,故跟之。”老人笑曰:“小小年纪便宅心仁厚,难得今日你我有缘,望你来日成材,造福百姓。”说完老人嘴里念着:“千里来龙到石田,一对蜡烛照青天;谁人葬得此冢地,世世代代出状元。”便消失不见。刘坤一急寻长者,却从梦中惊醒。刘坤一又沿梦中道路行走,便见一石拱桥,竟和梦中一模一样,惊讶万分。刘坤一回到家中后,便与父亲刘孔濬说与此事,刘孔濬啧啧称奇,连说刘坤一一定是遇见神仙指引。不久,刘坤一祖母去世,刘坤一按神仙指引将其祖母藏在崀山石田蜡烛峰之下。之后刘坤一不但考取功名,还成为湘军楚勇的著名首领,功勋卓著,位极人臣,且爱民如子,刚正不阿,造福百姓,成为一段佳话。刘坤一衣锦还乡后,不忘桥亭,并将自己遇见神仙的这座石桥和凉亭改名遇仙桥与遇仙亭。
传说远去,桥上的跫音早已消散许久了,经历了人来人往、瑰丽辉煌、凄清冷寂,遇仙桥依旧默默跨在奔流不息的崀笏河上,看江水远去,在饱含静寂的时光里,拱桥和倒影如一个圆,一半在山间,一半在水中……
诗
遇仙以后
便遇见了真龙
龙很调皮,只露出一个头
身子我们找了很久
有人说在井里
有人说在河里
还有人说在山脊
我站在龙头下
朝阳迎面,影子拉了好长
我发现
龙的身子在影子里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