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罗(溪)芋(子塘)公路前行,跨过三号桥,逆流而上三、四百米,来到大江电站,一口气爬完180级台阶,便是半山腰了。转过一个山垭,天空骤然变小,太阳羞躲山后,眼前出现了一个大峡谷。但见群山重峦叠嶂,竞相争高,石崖有如刀斧削,壁立千仞,谷间雄鹰翱翔,谷底流水潺潺。再抬头仰望山顶,远远地看到一个柔弱的少女,环抱着双手,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眺望着远方……这就是罗溪瑶族乡有名的对歌洞与望夫岩。
罗溪瑶族同胞自小就喜欢唱山歌,用山歌抒发心怀,表达爱情,特别是每逢节日或喜事,少男少女们就相邀而聚,男女各占一个山头,你一首我一首,你一句我一句地进行对唱,场面非常热烈。
传说很多年以前,对歌洞这里就是青年男女们经常对歌的地方。东山有个云姑,人长得漂亮能干,山歌唱得最好,只要她那甜甜的山歌一出口,百鸟都会哑然无声,飘动的云彩也会停止不动,她牵动着多少小伙子的心啊。但因她家是这一带有势力的财主,方圆几十里的小伙子虽为之倾倒,但谁也不敢轻易上门提亲。西山有个叫阿根的小伙,长得身强体壮,人又聪颖勤劳,山歌也唱得非常好,每每对歌时,总是他和云姑对唱得最多。常言道:山歌传情。通过山歌这种特殊的语言,他们相互之间产生爱慕之情,只是阿根家里很穷,两人只在心中相恋而已。
有一天,云姑和一群姐妹们又在山上唱歌,阿根正在半山腰的岩洞边砍柴,听到云姑那甜美的歌声,阿根终于忍不住唱道:“大路好走各走一边,哥妹同行路中间,哥想开口同妹讲,又怕人穷话不甜。”云姑听得是阿根的声音,赶忙接口唱道:“一朵荷花开池边,花开结籽在中间,哥若有话对妹讲,莫怕人穷话不甜。”
此后,他们的心更贴近了。不料他们相爱的消息被云姑爹知道了。这还了得,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行,坚决不行!他派人把阿根打了一顿,并把云姑放在房里锁了起来。伤心的阿根见不到云姑,只有天天去对歌洞唱歌,歌声传到云姑耳里,云姑悲痛欲绝,不吃不喝,以死相逼……一天,云姑的爹把她放了出来,答应成全他们,但有个条件:给阿根三两银子作本钱,一年后阿根如赚回三百两银子作聘礼,就给他们拜堂成亲……阿根相信自己的能力,便欣然答应了。
一年的时间眨眼即过,然而阿根却没有回来。据说阿根才走出罗溪瑶山,来到平溪江边就被云姑爹派去的人打死丢入平溪江了。
可怜的云姑站在他们对歌的山头上,日日望,夜夜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一妙龄少女站成风烛残年的老妪,又从一老妪风化成恒古不化的望夫岩,岩下的溪水是她永远流不尽的热泪,不信,你用手摸摸,那水至今还温热着呢!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