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城西有一座桥,名唤渡头桥。歌谣云:“渡头桥,渡头桥,渡头不渡身,渡身不渡头。”
据传宋朝皇帝殿下有位刘大将军,系武冈人氏,善兵法,懂玄机。他本想接老母去京,怎奈老母难离故土。刘将军是孝子,便做了一匹竹马,昼在朝中主事,暮骑竹马回家陪伴老母,来去自由快迅,大概超过了如今的直升飞机。老母怕竹马失事,待儿子睡熟后,悄悄地将竹马放到尿桶下。翌日凌晨,将军醒来,寻马不着,急问娘,遂将尿桶搬开,骑马便走,可是,耳边没有了风声,更听不到江河咆哮,看不到山川飞动。猛醒悟,知马失灵,顿足说:“娘误我也!”只好拔腿朝京城赶去,数月后,才赶回朝中。
皇帝大怒,将其斩首。刘尸首分家,但如常人。尸身提着脑袋急往家赶,只要叫母亲将头栽在项上便有救了。他来到离家不远的资水边,遥喊河中渡船。艄公说:“渡头不渡身,渡身不渡头。”刘将军一急,将头抛过河去,落在禾田里,时值禾苗吐穗扬花。刘将军下船提头赶到家中。娘提头一看,错把粘上的禾花当蛆虫,说:“头都生蛆了,怎么得好?”一语把玄机道破,刘将军倒地而亡。玉帝念他孝心可嘉,封他为刘公圣爷。
后来,当地民众集资在他过渡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石拱桥,这就是“渡头桥”了。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