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嵩,又名晓云,1903年2月19日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县东路范家山上车桥(今属邵东县范家山)一个农民家庭。1911年,进私塾读书。1915年母亲去世,父亲积劳成疾,卧床不起,谢嵩只得辍学在家,一面侍候父亲,一面跟随叔父习武。1919年,他经大伯介绍,到新宁一家店铺去学杂工。在店中他因反抗店主的虐待,被赶出店门,返回家乡到一个地主家染坊做工,又受到多方刁难,不久,便不辞而去。
1924年4月,一支湘军队伍途径宝庆,谢嵩毅然从军,在湖南陆军第二师第三旅六团一营一连当上一名普通的士兵,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1926年夏,谢嵩随部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一团一营,并参加了北伐战争。其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秘密士兵委员会。1927年,谢嵩所在的第八军第一师改为独立一师,后又改为独立五师。次年4月,他随独立五师一团奉命开往平江。团长彭德怀利用这个时机,暗中积极筹划平江起义。7月22日,平江起义爆发,谢嵩带领一班人直冲县政府和清乡队,配合兄弟部队解除敌警察局的武装,活捉警察局长等反动头目多人,并打开监狱,释放被关押的革命者。谢嵩初露锋芒,表现出了自己的机智和勇敢。
7月24日,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随后撤出平江,转至湘鄂赣边界活动。8月底,部队向井冈山转移,谢嵩就在转战途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3月,谢嵩担任红五军军部特务大队大队长,参加了攻占江西安福、分宜、袁州(今宜春)等县城的战斗。部队从江西撤回湖南途经路口镇时,与国民党一个旅遭遇。“狭路相逢勇者胜”。谢嵩率领特务大队配合红军主力英勇作战,将敌击溃,缴获甚多。同年6月,红三军团成立。7月下旬,谢嵩率领特务大队随红三军团进取长沙,在小吴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8月23日,谢嵩所部随红三军团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中原大战一结束,1930年底到1931年7月,蒋介石连续三次实行对以中央革命根据地为重点的大规模军事“围剿”。战火弥漫着中央苏区。
谢嵩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次反“围剿”作战,累有战功。1931年7月,谢嵩被任命为红三军团独立四师十二团团长,率部再次投入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作战。
1933年夏,中央红军以红三军团为主,编成东征军,入闽作战。在此期间,他指挥所部配合十团、十一团、在泉上延祥毙敌百余人,俘敌旅长、团长、营长以下300余人。
1934年3月下旬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为了掩护红军主力转移,谢嵩奉命率部在泰宁大洋嶂阻击进攻的敌军,激战终日,未分胜负。敌旅长亲率大刀队督战,并以死尸和伤兵堆成工事,用炮火掩护步兵猛攻。一时间,弹如雨下,血肉横飞,战斗惨烈,触目惊心。正值战斗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形势千钧系于一发之时,谢嵩果断调集兵力向敌军猛烈反攻,终于打得敌军狼狈败逃。这次战斗,毙伤敌400余人,俘敌副团长以下1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十多挺,步枪200多支,子弹近十万发,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1934年4月中旬,在东华山战斗中,谢嵩指挥十二团坚守阵地,敌人右翼部队以一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烟幕弹的掩护下,向十二团发起四次冲锋,均被击退。特别是固守马鞍寨的红五连,打得更为顽强。敌军以三个团的兵力,在七架飞机的掩护下,发起数次进攻,均未得逞。经过一天激战,红五连虽伤亡20余人,但战至黄昏时,仍在谢嵩指挥下全力发起反击,打得敌军落花流水,缴获子弹万余发。为此,《红星报》还以“英勇善战的十二团”为题,发表文章,赞扬这一次战斗的胜利,“充分表现了铁的红军英勇无敌,值得每一位指战员敬仰和学习”。
在反“围剿”作战中,谢嵩作战勇敢,指挥机智果断,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他身先士卒,亲临一线,先后负伤五次,坚持不下火线。1934年8月1日,军委授予他三等红星奖章。
由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被迫开始长征。谢嵩率部随红三军团开始战略大转移,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
红军主力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以后,于1935年1月到达遵义以南的懒板橙,进行休整改编。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四渡赤水,连战连捷。三渡赤水时,谢嵩的十二团担任前卫,国民党贵州省主席王家烈调兵向赤水河急进,企图阻截红军东渡。兵贵神速。谢嵩率部抢在敌军之前赶到赤卫河,指挥先头营背水迎战,一举击溃阻截之敌。
红军渡过赤水河,占领桐梓城后,王家烈的第一师(四个团)于1月24日抢先占领娄山关,并派一个团出关,企图夺取桐梓。红十三团与这股敌人遭遇,经过反复冲杀,才占领了关口,但又遇到敌人猛烈反击,伤亡较大,形成对峙。1月26日,谢嵩奉命率十二团于拂晓前赶到关口,接替十三团主攻任务。娄山位于贵州遵义城北120里,娄山关则雄踞于娄山山脉的最高峰,地势非常险要,是由黔入川之要道,乃自古兵家必争之地。“雄关漫道真如铁”之语,便是对娄山关雄峻的形象描绘。谢嵩接过任务后,便根据娄山关的地形,命令一营担任主攻,二营在右协同一营攻取关口,三营为预备队。那天凌晨,天尚未放亮,四野俱寂,只有小雨稀稀而下。突然间,一营沿公路猛扑过去,一举冲上了关口,与敌人展开肉搏战。但因道狭路窄,队形过于密集,伤亡较大,攻击受挫。这时,谢嵩立即抽调30名拼刺、投弹、射击技术较好的青年战士组成突击队,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勇猛向前冲击,打乱了敌人的阵脚。正在这时,二营也冲上了右侧高地,集中火力侧击敌人。在十团、十一团、十三团兄弟部队的配合下,经十多小时血战,终于使敌人大部被歼,残部向遵义方向溃逃。这时,谢嵩又率部随红三军团乘胜追击逃敌,于2月28日占领遵义城。从贵阳前来增援之敌,亦被打得节节败退。为了追歼敌人,谢嵩带领部队从左翼急行军追绕至敌军前方,截住退却的敌人,迫使敌人缴械投降。这一仗仅十二团就俘敌几百人,缴获不少武器和弹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四渡赤水后,谢嵩奉命率领红十二团掩护红三军顺利通过乌江,后随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9月,谢嵩所部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十二大队,他任大队长。9月13日,他率十二大队随陕甘支队由俄界北上,通过腊子口,翻过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冬,谢嵩先后任陕甘省军事部参谋长、红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在陕甘省军事部长兼二十九军军长肖劲光的直接领导下,积极投入组建二十九军的工作。
1936年2月,谢嵩率二十九军两个团担任扫清苏区内的敌人据点,牵制国民党东北军、西北军,保证红军主力东渡黄河的任务。他指挥部队先后袭击了店头镇、牛武镇,重创敌人,然后进军羊圈、太白、黑水一带,不断对敌五十七军发动袭击,为红军主力顺利东渡黄河起了重要作用。
3月中旬,谢嵩奉命率领二十九军两个团越过黄龙山,南下直插关中,以牵制敌人保卫苏区,扩大红军队伍,宣传抗日统一战线。当部队进至宜川以北高树梁、凤凰庙一带时,他发现国民党军一个团和民团一部正驻守这一带,他随即指挥部队向敌前梯队的一个营和民团300余人发起攻击,经过一个多小时战斗,打退了敌人,为创建陕甘宁苏区扫清了敌患,创造了条件。不久,谢嵩被任命为二十九军的代理军长。
为了牵制敌军毛炳文部向苏区进犯,并开辟新的苏区,4月初,谢嵩奉命率部向韩(城)、合(阳)、澄(城)挺进。部队到达韩、合交界处时,在合阳黄甫庄镇与敌发生激战,在给敌人以惨重杀伤后,他率部继续向黄龙山区进发。4月下旬,在洛川地区打下几个土围子,然后转攻虎头庙、石头等十多个大小村镇,消灭民团数十股,共百余人,没收十多家地主财物,充作部队给养。
5月下旬,敌西北“剿总”调集七个师的兵力,企图南北夹击,把红二十九军围歼在黄龙山以南地区。为此,谢嵩采取诱敌之计,将敌人引入大稍山里,待机歼敌突围。5月26日拂晓,晨雾绕着山腰转悠,迟迟不肯散去。谢嵩将部队集于壶梯山以北,占领有利地形,毙伤敌百余人,并于6月1日,通过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回到了苏区。
1936年6月初,谢嵩任二十九军军长。这时,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被国民党井岳秀部攻占。谢嵩接到紧急命令:要求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战斗,相机夺回瓦窑堡。他率部即刻启程,迅速突破敌人的火力封锁,连夜通过瓦窑堡以西的山梁小道,到达距城三四里的地带,当即投入激烈的战斗,胜利完成了攻坚任务。
1936年10月,谢嵩率红二十九军从安塞向西开拔,配合西征主力红军作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戎马春复秋,征战十数年,谢嵩把整个身心都倾注给了革命事业,都奉献给了苏区的建设。他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身体,甚至把体内尚未痊愈的枪伤也当着“秘密”来严格保守。
早在江西广昌会战中,谢嵩曾受重伤,子弹穿过了左肺,限于当时的治疗条件,伤口一直没有痊愈。但他却无所顾虑,照样行军打仗。到陕北后,他不停地工作,从不向人谈及自己的伤情。1936年在陕北,二十九军政委甘渭汉肺部中弹受伤,谢嵩前去看望时,为了安慰甘渭汉他才第一次谈到自己受伤后的情况。他胁下的出弹孔一直没有愈合,留下纽扣般大的窟窿,仅靠抹点药水、敷块纱布,硬挺着过来。他揭开纱布让甘渭汉看,只见伤口湿漉漉的。甘渭汉见此情景,想到两年来谢嵩带伤作战的种种苦处,想到谢嵩一声不吭地默默忍受,他不禁为自己战友这种无比刚强的性格深深感动。
1937年1月,谢嵩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9月,分配到第二战区工作,12月份又调任抗日统一战线一第一纵队司令员。后来他在奉命回延安汇报工作,途经绥德时,因车祸负重伤,医治无效,于同年12月在绥德以身殉职,年仅34岁。
无情的岁月,无情的意外,把谢嵩过早地带走了。然而,只要历史的书页还记载着北伐战争的风云和平江起义的吼声,以及反“围剿”的隆隆炮啸和长征的迢迢征途,只要这一切永不褪色,陕甘宁苏区那位坚强卫士的高大身影就永远在人们的记忆里鲜活。
本文编辑:铁打的宝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所有内容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4